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原来夏天不止有小冰棍,还有...
发布时间:2023-02-22 来源:武汉市职防院

夏天不止有小冰棍....

还有毒太阳!

高温作业的劳动者

易发生“职业性中暑”

你没看错,“职业性中暑”是法定职业病

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

可申请工伤认定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业性中暑”诊断原则是什么?

常见发生中暑的作业有哪些?

中暑有哪些症状?

发生中暑怎么办?

如何预防?

今日市职防院临检科C位医生

李 念 念

带你走入防暑小课堂

职业性中暑诊断原则

职业性中暑是指劳动者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根据高温作业的职业史,出现以体温升高、肌痉挛、晕厥、低血压、少尿、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参考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常见发生中暑的作业

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炼、炉窑等;

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缫丝、深矿井作业;

夏季露天作业:如夏天的建筑、施工、农田劳动、环卫等室外作业;

夏季高强度作业:如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等。

中 暑 症 状

中暑先兆

(不属于中暑诊断范畴)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中暑先兆因仅有症状或虽有体温升高但低于38.0℃,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体征或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异常,经休息会病情可缓解,故不属于中暑诊断范畴

热 痉 挛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 衰 竭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热 射 病

(包括日射病)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发生中暑怎么办

中暑先兆: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平卧。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

热痉挛: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

热衰竭:予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并注意监测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扩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热射病:快速降温,持续监测体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呼吸循环支持,改善微循环,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对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者,早期予以血液净化治疗。

如 何 预 防

改善工作条件

(1)改进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作业。

(2)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比如开天窗、实行敞开式厂房,岗位配备风扇、送风等。

(3)采取隔热措施,降低热辐射,比如使用隔热材料,水循环炉门等。

(4)安装空调设备。

提供防护措施

(1)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耐热、透气性好的工作服,根据不同工种需要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合理安排休息地点,休息地点配备防暑降温药品、清凉饮料、空调、风扇等避暑措施。

(3)落实待遇,发放高温补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实行轮岗轮休制。

(4)与高温作业人员保持联络。

加强宣传教育

安排职业健康检查

加大对高温作业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的宣传培训力度,普及防暑降温知识,指导高温作业人员增强防范意识、掌握中暑防控措施和个体防护方法,提高中暑先兆识别、中暑现场自救互救的能力水平。

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的职业禁忌证者,不得安排上岗,已经在岗的应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高温作业职业禁忌证: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慢性肾炎、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癫痫。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高温检测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评价。违反上述规定,可以给予警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甚至责令关闭。

 

本文科学性经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