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通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残疾”,因为症状看不见,所以常常被社会忽视。2021年,世卫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称,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预计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然而,多达60%的听力障碍可以预防,甚至很多情形下的先天性听障也完全可以避免。
哪些因素会导致听力损失?
1、遗传因素:先天性耳聋。
2、生理因素(例如疾病和耳毒性药物的不正确使用等)
中耳炎对很多人都不陌生,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得过中耳炎。一般轻度的中耳炎及时规范治疗并不会造成耳聋,但如果未及时采取措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聋。研究显示,一些全身疾病也可以造成内耳的直接和间接损伤,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长期巨大的精神压力等。
目前已知有近百种耳毒性药物,其中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成的耳聋为多。常见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此,临床上应尽量避免这些药物的不正确使用。
3、行为因素(例如长期不正确佩戴耳机等)。
佩戴耳机时,当外界环境噪声强度比较大,此时往往需要调大音量才能听清,须不知当长时间暴露在过大音量的条件下,很容易损害听力。坐例如地铁公交时戴耳机,长时间使用耳机 “煲电话粥”,疫情期间很多学生长期使用耳机上网课。
4、环境因素。
噪声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噪声对内耳的损伤机制是明确的,过大的噪声(120分贝以上)可以瞬间造成耳聋,也就是爆震性耳聋,而持续暴露在较大的噪声中,会造成逐渐加重的耳聋,也就是渐进性耳聋。
听力与年龄(横轴为时间线) |《报告书》
重要提示
几种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让健康人的听力发生减退的场景:
第一,大音量的演唱会(例如摇滚现场);
第二,长期在大音量下使用耳机;
第三,发生在耳边的尖叫(相信这是有小朋友的家庭经常出现的情况);
第四,噪声作业场所和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居住(例如在交通量很大的道路旁经营摊位、店铺等)。
针对这些场景,有意识地与大音量声源保持距离是避免短期听力急性受损的重要手段,例如避免参加过分激烈的演唱会、适时阻止幼儿在家中特别是他人耳边尖叫等。
听力损失的预防措施
1、孕期母亲注意营养,加强母体在孕期产期的护理,预防母体和新生儿病毒感染,孕期用药一定进行专业咨询,不应随便服药。
2、避免不当掏挖耳朵造成的机械损伤,预防感冒,预防和积极处理鼻部、咽部的疾病,如扁桃体炎、鼻窦炎、腺样体增生等;规范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过大。
3、保持良好用耳习惯。嘈杂的环境下,不建议使用耳机。必须要戴的话,建议使用降噪耳机。佩戴耳机遵循三个“60”原则: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戴耳机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背景噪声最好不超过60分贝。
4、噪声作业或身处嘈杂环境中时要了解现场噪声强度,必要时需要佩戴护听器(耳塞、耳罩等),但要注意护听器必须规范佩戴。噪声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职业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