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
提到蚊子传播的疾病,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
登革热
但还有一种病毒同样不容小觑
——
基孔肯雅热
它会带来剧烈的关节疼痛,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了解它、预防它,
才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于“基孔肯雅”在非洲土语中就是“弯脊之痛”的意思,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为关节剧痛而肢体弯曲的状态。
(1)潜伏期:病毒进入人体后,通常会有3-12天的潜伏期,此阶段一般无明显症状。传染期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具有传染性。
(2)易感染人群: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3)典型特征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
发热: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持续1-7天。
皮疹: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退疹。
关节疼痛:发热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
基孔肯雅热不会
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蚊子是唯一的中间媒介。
当蚊子叮咬了
感染病毒的人后,
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
随后这只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时,
就可能将病毒传播出去。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喜欢
在清水容器中产卵,
比如家里的花盆托盘、
水缸、废旧轮胎、饮料瓶等积水处,
都是它们滋生的“温床”。
这些蚊子多在白天活动,
尤其在清晨和傍晚时段叮咬频繁,
这也让我们在日常活动中
更易暴露在感染风险中。
(1)环境治理:让蚊子“无处安家”
蚊子的幼虫离不开水,所以清除积水是从源头减少蚊子数量的关键。要定期检查家中及周边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日常要做到这些:
●及时倒掉花盆托盘、水桶里的积水,每周至少清理一次;
●废旧轮胎、塑料瓶、易拉罐等容易积水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或加盖处理;
●水缸、储水池等必要的储水容器,需要加盖密封,或者放入杀蚊幼虫的药剂;
●疏通下水道、排水沟,避免积水堵塞;
●户外的绿化带、树洞等,可以填充沙土或喷洒灭蚊药剂,防止积水。
防蚊叮咬:给身体“穿上铠甲”
(3)白天活动时,尤其要做好防蚊措施:
●尽量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减少蚊子的注意力;
●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注意按照说明书使用,儿童和孕妇要选择温和的产品;
●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在蚊子活跃的时段,不给蚊子可乘之机;
●避免在蚊子密集的树荫、草丛、积水边长时间停留,外出活动尽量选择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地方。
(4)及时应对:早发现、早处理
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烈疼痛等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方便医生尽早诊断和治疗。患者在发病后的几天内,要尽量避免被蚊子叮咬,防止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给他人。
划重点
清积水、灭成蚊
防叮咬、不给蚊子开“饭局”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