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中医课堂:白露时节要防秋燥、防寒凉、养肺气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武汉市东湖医院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气候逐渐干燥。武汉市东湖医院中医科主任陈红提醒您,要防秋燥、防寒凉、养肺气。

一、添衣防凉,重点护腰腹

遵循“白露身不露”的原则,早晚及时添加薄外套、薄毛衣,避免穿露脐装、短袖短裤,尤其要注意腰腹、膝盖、脚部的保暖,以防寒气侵入。

老人、儿童及体质较弱者,可随身携带轻便外套,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

二、滋阴润燥,饮食“润”为先

1.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生吃或煮梨水)、银耳、百合、莲子、山药、莲藕等,可缓解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

2.适当进补,兼顾健脾:可适量食用鸭肉、鲫鱼、瘦猪肉等性平的食材,搭配红枣、枸杞等,避免盲目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3.少吃生冷,防伤脾胃:此时脾胃功能较弱,应减少冷饮、冰品及性寒的瓜果(如西瓜)摄入,避免引发肠胃不适。

三、补水防燥,内外兼顾

1.足量饮水: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也可饮用蜂蜜水、淡茶水(如白露茶),滋润呼吸道和皮肤。

2.保持环境湿润:室内可使用加湿器,或在角落放置清水、湿毛巾,缓解空气干燥对鼻、咽的刺激。

四、起居调畅,顺应秋气

1.早睡早起:秋季宜“收敛”,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能呼吸新鲜空气,帮助肺气舒展。

2.避免熬夜:熬夜易耗伤阴液,加重秋燥症状,建议22:30前入睡。

五、适度运动,调和肺气

1.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津液)。

2.运动时间建议选在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避开早晚寒凉时段,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

六、情绪疏导,防悲秋

秋季万物渐枯,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可多到户外感受自然(如赏秋景、登高),或与亲友交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抑郁影响肺气运转。

遵循这些要点,既能顺应白露时节的自然规律,也能更好地呵护身体,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东湖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