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防蚊防“两热”,平安开学季——给师生的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05 来源:健康湖北

九月“开学季”

遇上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蚊”风而动......

为啥开学季要特别注意防蚊?

校园何以成为蚊虫传播的“重点区域”?

 

这些疾病

易被蚊子“叮”上门

“秋后蚊子猛于虎”,可不是一句玩笑话。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蚊媒传染病死亡的人数超过70万。

在湖北省,一般四月起蚊子开始活动,六七月达到高峰,国庆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减少,十一月后成蚊基本不再活跃。

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包括:登革热、疟疾、黄热病、寨卡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而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热也频频进入公众视野。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它们通过叮咬患者感染病毒,再通过叮咬健康人传播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疾病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

 

识别“蚊病”

发热+疼痛+皮疹要警惕

蚊媒传染病早期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皮肤过敏,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目前这两种病都没有特效药,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果出现症状,尤其是近期有相关地区旅居史,应尽早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行程。

 

蚊媒传染病“叮”上校园

如何筑牢“防护网”

蚊媒传染病的可怕之处,首先在于“蚊子是移动的病毒库”,病毒可以在成蚊体内复制增殖,并长期存在,蚊子在反复叮咬人吸血的过程中,就有一定概率把病毒传播给人类。其次,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有一定比例的隐性感染者,这种情况就更容易把病毒扩散出去。

1、伊蚊偏爱积水环境,而校园中花盆托盘、卫生间角落、闲置容器等易积水处正成为“蚊子工厂”;

2、学生聚集,互动频繁,一旦有带毒蚊虫,病毒传播速度快;

3、开学后人员流动大,输入风险高,尤其是来自疫情地区的学生。

 

防蚊灭蚊

校园、家庭、个人三重防护

01  校园应做到“211”

对2周内来自重点地区学生开展健康监测;

开学前一周至少开展1次全面环境清理;

每天至少开展1次灭蚊行动。

02  家庭防蚊建议

安装纱窗、纱门,挂蚊帐;

定期清理家中积水,水培植物3–5天换一次水;

可使用气雾剂在门口、电梯等处喷洒,防蚊随人入室。

03  个人防护记住三点

穿浅色长袖长裤;

喷涂驱蚊剂;

避免在草丛、积水处长时间停留。

 

 

来源:健康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