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汛期积水成“蚊”床,严防疟疾保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武汉市疾控中心

当前正值汛期,高温、多雨的天气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温床”,蚊媒传染病特别是疟疾的传播风险显著增高。如何预防疟疾,保护健康?

一.疟疾如何传播

疟疾主要是由蚊子(按蚊)叮咬传播。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病原体疟原虫进入蚊体并在其体内发育后,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将蚊体内的疟原虫传给健康人。疟疾也可由输血及分娩传播。

 

二.关键防护措施:夏季防蚊灭蚊

物理防护:安装纱窗纱门,睡觉使用蚊帐,也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方法;

化学防护:使用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也可辅以电蚊香、盘式蚊香等方法;

环境治理:定期清理积水容器,社区重点消杀下水道、绿化带等蚊虫孳生地;

着装建议: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清晨/黄昏在草丛逗留。

 

三.疟疾早期症状识别

典型症状“三步曲”:

发冷期:突发寒战,持续15分钟-1小时;

发热期:高热,体温骤升,可伴头痛、乏力、呕吐、腹泻、肌肉和关节疼痛等;

出汗期:大汗淋漓后体温下降 。

特别注意:

由于感染的疟原虫虫种、程度不同以及个体免疫差异,疟疾的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周期性发热、头痛、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

 

四.出国出境需注意

境外高风险地区:

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疾病防控成果。但全球仍有85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流行,主要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缅甸/柬埔寨/印度等)、南美亚马逊流域等。

(图片来源:《世界疟疾报告2023年》)

境外防护三原则:

1.出国前,应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情况,可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获取咨询建议,做好防护用品准备;

2.进入国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人员,应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但连续服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4个月。在疟疾流行区工作或生活时,可采用杀虫剂处理蚊帐、蚊虫驱避剂、穿长袖衣和长裤等防蚊灭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3.归国后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2年内若出现发热等相关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五.得了疟疾怎么办

1、一旦确诊为疟疾病人,可得到免费抗疟治疗。具体诊疗方案根据感染疟疾虫种(如间日疟、恶性疟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患者务必遵循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物,确保彻底治愈,避免复发和耐药。

2、定点医疗机构:武汉市设有4家疟疾定点医疗机构,具备专业的诊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能够为疟疾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疟疾可防可治,关键在于做好预防措施和早期识别。让我们积极行动,共防疟疾!

本文科学性经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