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
慢性肺病的患者
由于阳气恢复,症状缓解
身体在这时都会轻松很多
于是有一部分人
就会防暑过度、贪凉饮冷
结果老毛病又发作了
即将到来的三伏天
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
此时正是“冬病夏治”
调理养生的好时节
肺系疾病在这个时间调养
到了冬天症状就能大大缓解
甚至不复发
如何抓住“冬病夏治”
把肺好好地调一调?
夏季肺系疾病患者该如何防护呢?
夏天诱发肺系疾病的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我们不可避免会使用到一些降温方法,比如进食冷饮、游泳、电风扇、空调等。
过度贪凉会导致身体阳气减弱,阴阳失衡,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在表的风寒之邪难出,就会引发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咳嗽等肺系疾病的症状。
慢性肺病患者使用空调要注意
1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
当我们正在出汗时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内,出汗时毛孔处于打开状态,进入空调房内会导致寒邪通过扩张的毛孔直接进入体内,会出现鼻塞、流涕甚至发热的症状。
2空调温度适中
一般26-28度为宜,不能过度贪凉。
3出风口尽量朝上
避免冷空气直接对着人吹。
4不要来回进出空调房
冷热空气频繁刺激呼吸道可能诱发哮喘或造成慢阻肺急性加重。
5空调房内加湿
空调房内配置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和质量。
6空调要定期清洗
避免吸入病菌导致呼吸道感染。
抓住夏季养肺“黄金期”
除了避免过度贪凉
进食冷饮外
还要坚持适当的运动
以及食疗来调理
运动方面
适度的出汗,可以排出体内的寒湿,也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夏季温度较高,不适宜做较剧烈的运动,也不能在太阳暴晒下运动,一般建议在早晚进行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呼吸操等。
饮食方面
中医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可能克伐肺金。因此,在饮食上应适量减少苦味食物的摄入,同时适量增加辛味食物,如葱、姜、蒜等,以补益肺气。
正如《千金要方》所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肺喜润恶燥,所以要多吃润肺食物:如山药、梨、百合、银耳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特别是梨,生食、榨汁或炖煮都有很好的润肺效果。
食疗养肺首选粥,夏季阳气在外,阴气内伏,中焦脾胃功能低下。菊花粥、薄荷粥、绿豆粥都有祛暑清肺生津的功效,薏苡仁粥、猪肺萝卜杏仁汤、虫草炖肉汤等也有益气养肺的作用。
温补中药
在日常食物中还可以适量加一些温补的中药,如黄芪、党参、桂圆、枸杞等。同时忌食大热之品,以免灼伤阴气。
肺系疾病如何“冬病夏治”?
提起冬病夏治,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三伏贴,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段,此时阳气盛而肌肤腠理开泄,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时机。
此时段进行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体内阴寒之邪较盛的患者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武汉市中医医院用于冬病夏治敷贴的汉派黑膏药具有“敷贴时间长、透皮吸收好,皮肤刺激小、贴后不起泡”等特点,且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除了三伏贴
患者还可以尝试
其他冬病夏治方法
包括——
1穴位注射
采用中药注射剂进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培补肺脾肾,扶正祛邪,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改善咳喘及虚弱症状。
2督脉灸
督脉撒上一层药粉,在药粉铺上桑皮纸,然后在上面铺姜,姜上面再放艾绒进行点燃。督脉是一身阳气之海,在这个经脉做艾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温阳散寒,调节免疫的作用。
3耳穴压豆
采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内特定穴位,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用于改善失眠及胃肠道症状,宁心安神。
4揿针
采用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做较长时间留针,用于咳嗽、咽痛、喘气等呼吸道症状,作用持久、疗效可靠。
5刮痧
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适宜于咳嗽病证。
肺结节可以“冬病夏治”吗?
临床上有一部分没有手术指征的肺结节患者,会选择中医治疗,肺结节中医属于“肺积”、“瘀证”的范畴。
积与瘀均为有形,阳化气,阴成形,所以肺结节于阴病属性,多和虚、痰、淤相关,因而治则应温阳、生阳、升阳、通阳,补肺宣肺、健脾化痰、温肾散寒、舒肝理气,兼施活血化瘀通络、软坚散结。
我们在辨证论治服用中药的基础上,辅助外治冬病夏治法,如督脉灸、穴位贴敷等;综合调整阴性体质,阳气生化,阴平阳秘,肺结节得以控制、缩小乃至消失,对其它脏器结节比如常见的甲状腺、乳腺结节同样有效。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中医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