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冬令进补 春天打虎
发布时间:2024-12-25 来源:武汉市武东医院

中医认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应该顺应自然。《黄帝内经》,“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我们也应当顺从自然界生长收藏规律:在春夏两季蓄养阳气,在秋冬两季蓄养阴气。冬令进补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为来年健康奠定基础。

进补可以帮助抵御寒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传统上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开始,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寒冷的冬季,万物收藏而冬眠。气温下降,阳气内藏,补药与补品一般属温性的较多,适用于气温较低的冬季;腻滞厚味的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而且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于保存。再说,在冬季人体最易感受寒邪,因此应选择温热性的益气补阳之食物及“血肉有情”之品,这样才能增强肌体抗御风寒和外邪的能力。所以,冬季进补是最佳的时节。

人们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即以食物之性,补充机体之虚,纠阴阳之偏,主能达到保健之目的。因此,冬令进补应以补阳为主,做好适当的调节饮食:养阳的食物一般有:鳖、龟、藕、白木耳、芝麻、核桃等。此外,像羊肉味甘而性热,故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而牛肉味甘,可专补脾土;像鸡肉甘而微温,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凡虚劳嬴瘦者皆可用之。因此,适用于冬令进补的佳品有牛肉、羊肉、鸡肉、狗肉、枣、莲子、核桃、龙眼、芝麻、木耳、蜂蜜等,而对于体质较虚弱的,则需要加服一些补药以补虚损,壮精力,如人参、鹿茸、蜂王浆、各类补膏等。

中医学认为“和血行气,壮神御寒”,冬季天寒地冻故饮食宜温热,且能增进食欲,恢复疲劳。因此,在饮食上要减咸增苦,以补心气、固肾气。但要禁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通常,在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节食的原则。在调味品上可以多用些辛辣佐料。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武东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