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攀升,老年心理疾病患友们需要预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暑
1.老年患者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夏季高温时易中暑。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2℃- 25℃,同时确保通风良好。
2.合理安排患者户外活动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如必须外出,需有专人陪同,并采取防晒措施
二、情绪波动
1.夏季天气炎热,可能影响老年患者的情绪,导致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加重,多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可组织一些适合老年患者的室内活动,如绘画、下棋等,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
三、睡眠障碍
1.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会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营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作息时间。
2.睡前避免让患者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可通过温水泡脚、听舒缓音乐等方式促进睡眠
四、药物副作用
1.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也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加重。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无头晕、恶心、皮疹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2.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五、感染
1.夏季细菌、病毒繁殖活跃,老年患者身体抵抗力弱,易发生呼吸道、肠道等感染。加强室内卫生管理,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2.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
六、跌倒
1.夏季患者衣物轻薄,行动可能更为灵活,但也可能因地面潮湿(如空调滴水、拖地后未及时干燥)、穿着拖鞋等原因增加跌倒风险。保持室内地面干燥,及时清理水渍,在卫生间、走廊等地方安装扶手。
2.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拖鞋或鞋底过滑的鞋子,同时关注患者行动状态,必要时给予协助。
家人们也要多关心老年亲属,定期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态。医、护、家共同携手,助力老年亲人平安度夏!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武钢第二职工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