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气到中毒?警惕过度通气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5-07-03 来源:武汉市汉阳医院

什么是过度通气综合征?

在急诊科,经常有亲属或者朋友带着患者冲进急诊室,这类患者往往呈现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不能独立行走或者由他人搀扶进急诊室,多见于以往身体健康的青年,既往无其他身体疾病史,往往在生活中、工作中突发呼吸急促、全身麻木、胸闷、心动过速、头痛头晕、双上手指呈鸡爪样。

但令人觉得奇怪的是,医生和护士看到这类患者并不着急。而是让患者放松,家属也要放松,不要紧张。

处理的过程甚至不是给患者接通氧气管,而是让他们慢慢呼吸,或是用口罩代替纸袋捂住口鼻。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

过度换气综合症

看着症状很重

其实疾病不严重

过度通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HVS),也称为过度换气综合征或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是指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由于呼吸运动加快,导致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通常低于5kPa),进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及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关于过度通气综合征

1 发病原因

发病者常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居多。常因精神压力大、急性焦虑、与人争吵情绪过分激动、过度悲伤哭泣等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即出现发病,近年来青少年发病比例逐渐增多。

2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①精神症状: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甚至晕厥。

②头面部症状:头晕、口唇麻木或面色苍白。

③心胸部症状:胸闷、胸痛、心悸。

④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呼吸浅而快,容易喘促。

⑤消化系统症状:肚子发胀、消化不良、排气、口干舌燥。

⑥肢体症状:肢体麻木、手足冰冷、手足或全身抽搐。

⑦其他症状:全身疲劳虚弱、头重脚轻、运动耐力不够等。

3“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急救流程

1、稳定情绪

首先将患者置身于安静的环境中。

由于患者多有精神诱因,可通过交谈沟通,耐心进行心理疏导与劝慰,稳定患者的情绪。通过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症状与过度换气之间的联系,减轻患者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或自我暗示,暗示患者只要采用某些方法配合治疗,可以很快好转。

关键是让患者产生信任感而积极配合治疗,叮嘱家属不要过分担心和焦急。

2、控制呼吸和限制通气

1、控制呼吸速度和频率是关键。指导患者学习腹式呼吸、缓慢呼吸,减慢呼吸频率,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使浅快呼吸向正常呼吸节律转变。

2、采用面罩或密闭不通气的容器限制通气,可戴口罩,无口罩的情况下,可以用硬纸片或纸张围成口罩状罩于口鼻处扣住患者口鼻,让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体内,纠正低碳酸血症,但要注意不要造成窒息;也可用低流量面罩吸氧,让患者感觉有气流,行暗示治疗。如果过度换气得到快速纠正,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药物干预而达到症状缓解。

3、药物治疗

通过上述措施,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可以给予适当的药物。搐搦严重者可予静推葡萄糖酸钙;过度烦躁紧张者可给予镇静药物地西泮;主观感觉缺氧(实际氧合指数正常)或疑心较重短时间内不易疏导的患者,也可以给予安慰性质的吸氧或输液治疗。

温馨提示:

若过度换气症状超过30分钟伴随双脚疼痛或失去知觉等症状请立刻就医或拨打120急救。

4、如何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

1.尽量稳定情绪,避免过激、紧张、焦虑等。

2.增加与亲人、朋友的沟通,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3.培养自己豁达开朗的性格,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4.规律生活,参加适当的有氧锻炼如:八段锦、瑜伽等,减少剧烈运动。

5.参加高海拔旅行时,应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

6.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定期门诊随诊。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汉阳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