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来袭,随之而来的还有热辣的阳光、分泌旺盛的皮脂腺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痘痘。痘痘的学名又叫痤疮,只是被俗称为青春痘、粉刺、暗疮等。痘痘,是怎么来的?又该怎样快速祛除?
痤疮的分型和分类
痤疮在中医文献有较多的认识,相继出现许多病名。隋唐以前,称之为“面疱”、“皶疱”、“面皶疱”、“面生皶疱”等;明清以后分为“粉疵”、“酒刺”、“谷嘴疮”、“粉刺”等;现代俗称“暗疮”、“青春粒”等。
痤疮的分型
▶粉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
▶炎症性丘疹
▶脓疱、结节
▶囊肿
▶聚合性痤疮
▶痤疮后萎缩性瘢痕
痤疮严重程度分级
轻度(Ⅰ级):仅有粉刺
中度(Ⅱ级):有粉刺及炎症性丘疹
中度(Ⅲ级):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
重度(Ⅳ级):除上述外,还有结节、囊肿、聚合性损害或溃疡
长痘痘的几大原因
内分泌因素
雄性激素调控皮脂腺的发育和皮脂的分泌,从而影响痤疮的发生或严重程度。因此,痤疮有青春期发病、青春后期减轻、月经前加重,等特征。
毛囊皮脂腺因素
毛囊皮脂腺导管口径变小、狭窄、阻塞,影响皮脂的正常排出,形成粉刺。
微生物感染
痤疮丙酸杆菌、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遗传、饮食、精神因素等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痤疮的类型、皮损分布、病程长短;
饮食因素,脂肪、糖类、可可等可增加皮脂的产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烈性酒、油炸食品可加重皮损。
精神因素,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可使病情加重。
中医认识
青年男女多见,平素体质多属于血热偏盛,加上嗜好辛热食品,或者面部皮肤过度粉饰,使之玄府不畅,毒热郁结肤表而成;部分女性患者为冲任不调,致使经前皮损明显加重;其他还有精神紧张、劳累、抑郁等因素,使得气血郁滞,痰湿瘀结,加重皮损。
痤疮的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痤疮不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轻度(Ⅰ级):仅有粉刺
中药汤剂口服:以清泄肺胃为法;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湿敷、中药面膜(清热利湿,调节皮脂分泌)、耳穴、面部刮痧、背部经络拔罐、刮痧(清热利湿、舒经通络);
其它外治法:水氧治疗仪、面部粉刺剔除、或外用阿达帕林、化学剥脱术(刷酸治疗)。
中度(Ⅱ级):有粉刺及炎症性丘疹
中药汤剂口服:以清利湿热,解毒散结为法;
自制药:茵陈消痤胶囊、清血解毒合剂;
中医特色疗法:面部针刺(解毒活血)、中药湿敷、中药面膜(清热解毒,调节皮脂分泌,促进修复,预防色沉)、耳尖或大椎放血(活血解毒)、耳穴疗法、埋线疗法;
其它疗法:外用阿达帕林、龙珠软膏;水氧治疗仪、光电治疗、化学剥脱术(刷酸治疗)。
中度(Ⅲ级):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
中药汤剂口服: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为法;
自制药:茵陈消痤胶囊;
中医特色疗法:面部针刺(解毒活血散结)、中药湿敷、中药面膜(清热活血,促进修复,减轻色沉)、火针、耳尖放血、大椎刺络拔罐(活血解毒)、埋线疗法;
其它疗法:口服抗生素;外用阿达帕林、龙珠软膏;光电治疗。
重度(Ⅳ级):除上述外,还有结节、囊肿、聚合性损害或溃疡
中药汤剂口服:以解毒活血散瘀为法;
中医特色疗法:火针、面部针刺(解毒活血散结)、耳尖放血、大椎刺络拔罐(活血解毒)、中药湿敷、中药面膜(清热解毒活血,促进修复,减轻色沉);
其它疗法:口服抗生素、异维A酸;囊肿切排引流,光电治疗。
痤疮后期色沉及瘢痕
中药汤剂口服:以活血化瘀为法;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湿敷、中药面膜(活血通络,减轻色沉)、面部刮痧、耳穴、背部经络拔罐、刮痧、埋线疗法;
其它疗法:光电治疗、皮损内注射(增生性瘢痕)。
中医治疗痤疮的亮点
治疗方案灵活,方式多样:根据痤疮不同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根据皮损特点辨证:本病的基本皮损有粉刺、结节、脓疱、囊肿等。其中粉刺又有黑白之分,黑头粉刺为湿重于热,白头粉刺为热重于湿,故而前者郁于肤腠,缠绵难除;后者易于化脓成毒,脓去而愈;结节通常是血郁肤腠,致使气滞结块;囊肿则是痰湿血瘀互结。
根据皮损部辨证:按照经络学说:皮损发生在前额与胃有关;在口周与脾有关;在面颊两侧与肝胆有关;发生在胸前与任脉有关;发生在背后与督脉有关。
根据病人体质辨证:本病患者以两种体质为多:湿热体质,特点为喜食甘肥厚味,面部皮肤油腻,皮损以脓疱结节为多,其次是燥热体质,形体偏于干瘦,肤色偏红,皮损以丘疹粉刺居多。
注重兼症:本病的发生多与肠胃功能与生殖有关,临证要注意大便与月经的辨别;前者表明肺热移于大肠,或者胃热偏盛,灼伤阴液,则大肠失运故见便秘。女性患者多有月经不调,痛经,乳胀等。辨证之中除了注重“热”与“瘀”之外,还应重视一个“郁”。一般情况,月经不调兼有乳胀治从肝;兼有腹痛治从肾或者冲任入手。
易长痘的皮肤应该如何保养
1、注意调整消化功能,多吃蔬菜和当季水果,控制摄入甜食、新鲜乳制品、动物脂肪类、油炸类、辛辣食品及烈性酒。
2、选择合适的面部清洁剂和化妆品,常用温水洗涤和湿敷面部,避免用手挤压皮损。
3、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中医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