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打到一半,想去厕所,睡觉睡得好好的,突然尿意袭来,工作开会不停,上厕所那可走不了,算了,我憋!
你以为只是憋了一下尿而已,殊不知你的肾脏在遭罪!其实日常生活中可有不少伤肾的行为正在“透支”你的肾!
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病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肾病”。肾脏,俗称“腰子”。正常人有 2 个肾脏,位于背部中下方的左右两侧,一般右边的低一些,左边高一些,外形如蚕豆。
肾脏被称作是劳模, "007"工作制,全年无休,即使我们在睡眠时其他脏器的运行速度变慢了肾脏也依旧维持正常运转。
血液净化、营养回收、血压调节、红细胞生成、骨骼健康维持都离不开它。
虽然功能强大,可肾脏却是一个脆弱的器官。
1. 出现这几点,肾脏亮红灯
肾病被医生们称为“沉默的杀手”,临床上不少首次到医院就诊的肾病患者,病情已经很重。
即便是“沉默的杀手”,也会有露出马脚的时候,如果及时发现,就能有效规避风险。
(1)眼睑或下肢浮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脏功能下降,水就会蓄积。如果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久坐久立后双足和双下肢水肿、手指发胀等,都要注意肾脏的问题。
(2)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
肾病表现为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合并高血压所致,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升高应该警惕肾脏疾患。
(3)泡沫尿
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状,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如果是泡沫较大,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4)尿量变化
正常人入睡后代谢缓慢,夜尿显著少于白天尿量,夜间应不排尿或仅排1次,夜尿量约为24小时总量的1/4~1/3,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5)尿液检查异常
常规尿液检查如果出现蛋白或潜血阳性,可能是无症状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血尿,应及时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镜检查。
(6)合并其他疾病
许多疾病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多囊肾,已经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应定期做尿液检查。
(7)贫血
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往往是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
因此,出现不明原因贫血,除了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外,应检查有无肾脏疾病。
(8)食欲不振
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肾脏功能。
2.肾不好
可能和这五个坏习惯有关
(1)吃太咸
饮食中的盐分95%是通过肾脏进行代谢,而吃太多的盐就像是让肾脏不停地加班加点工作,任劳任怨的肾脏到了最后也会“不堪重负”,高盐饮食带来的钠潴留和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处于“三高”(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从而加重肾脏负担。
(2) 乱吃药
有些药物有一定肾毒性,会使肾脏受到损害,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是衰竭,如抗生素,非抗炎药,造影剂,磺胺类药等。使用药物过量,也容易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慢性肾病。
(3)爱熬夜
大家都知道“熬夜伤肝”,但实际上肾也在默默被伤害。当你在熬夜时,肾脏也得陪着“加班”,长期的高强度运作,肾脏就会处于疲劳状态,更容易发生损伤。
(4)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5)饮水量过少
水是参与肾脏新陈代谢的重要动力,长时间不喝水,轻则引起泌尿系统炎症,严重情况下,肾脏内代谢的废物难以及时排出,会导致肾结石、肾盂肾炎等一系列肾脏疾病。
3.这7类人群尤其要防肾脏病
(1)有肾病家族史人群
肾病不一定会遗传,但是家里有肾病患者,亲属得肾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高。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群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环境,极易损伤肾脏,发生肾病,最后发展为肾衰竭。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人群血管逐渐失去弹性,肾脏供血常受影响,导致肾病发生。
(4)肾结石患者
肾结石人群易发生输尿管堵塞,导致尿流排出不畅,最终导致梗阻性肾病。
(5)滥用药物人群
部分药物尤其含有马兜铃的药物常常有肾毒性,服用后导致肾脏损伤,最后发生肾衰竭。
(6)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高盐饮食等不健康饮食和熬夜是损伤肾脏的重要风险因素。
(7)痛风患者
痛风人群常常服用止痛药和肾结石,导致药物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
4.呵护肾脏健康
记住这5点
(1)控制基础疾病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控制好病情。
(2)合理用药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如需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乱服药,尤其是止痛药、各种土单方、草药等。
(3)健康饮食
多喝水(每天7~8杯,共约1500~1700毫升)、少吃腊肉、咸鱼等高盐食品。选择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多吃蔬菜水果。
(4)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熬夜、不抽烟酗酒、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5)定期体检
每年一次的体检要重视,特别是尿常规、肾脏超声数据,能提前发现问题,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肾。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