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加速脂肪氧化,增强肌肉、韧带和骨骼的功能,提高身体机能;更能改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尽管冬季天气寒冷,我们也不能停止运动,但需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科学运动。
1.科学规划运动时段
冬季低温,一方面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管收缩,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肌肉和关节相对僵硬,会增加受伤风险,因此不提倡进行晨练,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进行户外运动,建议选择温度升高时再外出。
2.充分的热身与拉伸
冬季运动前热身很关键,充分的热身能够大大减少运动损伤。通过10分钟左右的轻微有氧运动(如慢跑、原地踏步)预热身体,随后进行动态拉伸(如手臂摆动、腿部抬高、下蹲)和静态拉伸,以增加肌肉柔韧性,预防运动伤害。活动后要做好整理和拉伸练习。
3.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冬季应减少高强度运动,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量力而行,要从身体能耐受的活动开始,低起点、慢进阶,循序渐进。若行动不便,则提倡“宁走不站,宁站不坐”。同时,冬季要遵照人体生物钟规律,在保证充足睡眠和足够能量摄入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4.及时补充水分
冬季天气干燥,加之运动出汗,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可一次大量饮水。推荐矿物质水、淡盐水或白开水,以维持体液平衡。
5.时刻关注身体状态
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身体状态,出现胸痛、胸闷、头晕、心悸、异常的呼吸
困难或疲劳、关节肌肉明显疼痛等不适,应立即降低强度或停止活动,必要时及时就医。
无论是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根据自身年龄段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循序渐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益处。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