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凉秋风吹面庞,面部表情突失常
面瘫原因有多样,病毒感染把祸闯
风寒侵袭让人慌,面肌麻痹好惆怅
症状明显易辨详,口角歪斜不一样
闭眼困难泪乱淌,抬眉无力额异样
得了面瘫怎么办?什么是面瘫?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巴”、“吊线风”、“口眼歪斜”,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女性较男性稍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较为常见,夏季由于空调的使用,发生率较之前增加。
面瘫主要表现
◎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
◎ 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 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留置于病侧齿颊之间。
◎ 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面瘫病因和分类
面瘫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以特发性面瘫、感染、外伤等为主,中枢性面瘫以脑卒中、肿瘤、颅内感染等为主。
1.感染: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瘫。细菌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等也可能累及面神经。
2.外伤:面部外伤、颞骨骨折等可能损伤面神经。
3.肿瘤:听神经瘤、面神经鞘瘤等肿瘤可压迫面神经导致面瘫。
4.寒冷刺激:面部受到冷风刺激,局部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引发面瘫。
5.其他:如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也可能出现面瘫症状。
面瘫诊断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检查以及一些辅助检查来诊断面瘫。辅助检查可能包括面神经电生理检查、头颅 CT 或 MRI 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面瘫治疗
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急性期,医生可能会开具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和醋酸地塞米松片,以减轻神经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
抗病毒药物: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能会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尤其是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
B族维生素:辅助使用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和B12,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过程。
2.物理疗法:
超短波透热疗法和红外线照射:通过物理手段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吸收和消退,减轻面部神经的压迫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中医针灸:
专业针灸师通过精确选取面部及远端的相关穴位,促进气血流通和经络畅通,帮助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4.康复训练:
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和面部按摩,以激发面部肌肉的兴奋性,促进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5.生活功能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嚼口香糖、做面部表情等训练,配合其他训练方法,效果会更好。
6.眼部保护:
当患者存在眼睑闭合不全时,应重视对患者眼部的保护,使用滴眼液或膏剂防止眼部干燥,合理使用眼罩保护。
总之,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在3-4个月可以完全恢复。总之,起风降温的季节里,我们需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轻心理压力,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避免直接对着空调、电扇吹身体,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如果出现面部表情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第六医院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