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123治疗方案”解决“蚯蚓腿”
发布时间:2024-12-26 来源: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

我们常说的“蚯蚓腿”其实也就是下肢浅静脉曲张,其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局部色素沉着、湿疹、甚至局部慢性溃疡。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也是四肢周围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研究[1],在我国,差不多10人当中,就有一位是静脉曲张的患者,且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

当下肢浅静脉曲张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皮肤表面可见明显成团、成片的怒张静脉,久坐久站或长时间行走腿脚会出现发胀、发酸不适,甚至局部皮肤出现湿疹、色素沉着,甚至局部溃疡的发生,会给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此时,唯有手术方能解决问题。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C2期上有效的方法,在手术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部位及特征,并由此明确是否有手术指征及选择何种适当的手术方式。

常见的静脉曲张手术方法有哪些?

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一种经典的手术方法,通过剥脱患肢静脉曲张的主干及属支、病变血管来达到治疗效果,其优点在于可以直接剥离去除问题静脉,减少复发率。

2.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是将配置好的泡沫硬化剂注射入曲张的浅静脉管腔内,通过化学性药物刺激静脉管腔,诱发无菌性炎症,导致管腔粘连闭合。而泡沫能够更好地驱赶管腔内的血液,使药物与管壁内皮细胞充分接触,使内皮细胞损伤并脱落,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达到曲张静脉管腔闭塞的目的。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配合其他术式可达到零切口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

3.微创治疗:微创手术有激光、微波、CHIVA、射频消融等多种术式,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同的是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优点[2]。

什么是“123治疗方案”

无论是传统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还是激光等微创手术,抑或是泡沫硬化剂的注射,对于如今的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来说,都大有用武之地。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段有很多,每一种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并没有哪一种方式能适用于所有的患者。下肢浅静脉曲张诊治专家共识提出,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诉求,制订个性化的“123的治疗方案”:即个体化合理选择腔内热消融、点式剥脱、泡沫硬化剂3种治疗方式中的1种或2种、3种方式,力求达到更微创、更美观、更彻底的治疗。

与传统手术相比,“123治疗方案”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小,有利于疾病的早治疗、早康复,同时也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大大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等.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39期, 3047-3061页, MEDLINE ISTIC PKU CSCD CA, 2019.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9.39.003.

[2]何楠,张腾飞,梁紫轲,等.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现状及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43(12):1364-1368.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3.12.09.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