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1
热+1
热+1
武汉的夏天
热得离谱,懂的都懂!
天气预报35℃?
人体实际感受却在40℃+
“蒸烤模式” 模式下
“热死了“”真不是开玩笑!!
——每年都有人因热射病死亡
入伏后,
中暑、热射病的新闻不时刷屏...
有人厨房炒菜突然倒地
有人送外卖时晕倒心跳骤停
还有节俭的老人
为省电费不开空调“热”进急诊
所以,爸妈们
听劝!!
最近空调一定要该开就开~
别硬抗!
张治平教授特别提醒:中暑并非一上来就致命,它是个由轻到重分阶段加剧的过程,轻症时不重视,才会发展重症中暑!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发病时病情进展极快,死亡率高。“一旦体温突破40℃大关,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就会崩溃,内脏器官如同被扔进滚烫油锅。”因此及时识别早期信号,是急救成功的关键一步!
一、普通中暑→热射病,如何逐步升级的?
中暑的症状由轻到重: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所以,当你感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表现时,就该开始行动,不可掉以轻心!
二、记牢“846”黄金法则,关键时刻不慌
1、预防“8要点”:防治关口前移
热习服:渐进式热暴露,提升耐热力,通常训练周期10-14天
不带病:感冒、发热、腹泻时,别硬扛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
预降温:运动间隙用冷水喷一喷、戴冰帽、冷敷前臂等。
补水盐:大汗后,多喝含电解质的饮料。
备三宝:温湿度计、耳温枪、指脉氧检测仪。
配设备:高温作业单位,备好折叠浴盆、担架、冷颈圈等,以及防暑药。
不熬夜:保证休息,体力足,降低热射病的发生风险。
盯重点: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要特别关注;快递员、建筑工人等高温作业人群更要防护到位。
2、预警“4信号”:烫、晃、晕、乱!
烫:自觉身体发烫(从里向外发热) 。
晃:异常疲惫、行走不稳、似醉酒状。
晕:头晕、头痛、意识模糊、抽搐。
乱:脸色潮红或苍白、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急救“6步法”:黄金30分钟!
核心就是:快速降温,避免器官进一步损伤!
第一步:脱→立即停止活动,脱离热环境,脱去衣物,移至阴凉通风处
第二步:泡→冷水(2-20℃)侵泡全身降温(无条件可用26℃室温水)
第三步:测→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核心体温
第四步:补→快速静脉补液(别喝含酒精饮品)
第五步:通→保持呼吸道通畅(防误吸窒息)
第六步:静→控制抽搐(减少额外产热)
切记:掐人中、涂清凉油等,不能替代降温!
参考资料: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时间就是生命!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急救员!
一旦发现重症中暑迹象
立刻启动“6步法”同时拨打120!
每拖延1分钟,器官损伤加剧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亚心总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