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高温来袭,务必做好防暑措施
发布时间:2024-12-26 来源: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炎炎夏日配上湿热梅雨,武汉已经进入蒸笼模式。

武昌区疾控中心提醒您:做好防护,警惕高温中暑!

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机体容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候群,称之为高温中暑,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休克。

“热死人”绝不是夸张!

尤其是高温作业、户外活动或重体力劳动者,最易发生中暑,而老年人及婴幼儿中暑危害大、死亡率高,务必做好防暑措施!

高温中暑临床表现

中暑先兆 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度中暑 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外,还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或者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重症中暑 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

①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可达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之后变“无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②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发生电解质紊乱,出现四肢肌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多见于双下肢,同时伴有肌肉的疼痛,体温大多数正常。

③热衰竭:起病迅速,多先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随后出现明显的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会逐渐下降,也可能有一过性意识丧失、手足抽搐。

如何预防高温中暑?

每年有很多人死于高温,预防中暑非常重要:

①备好防晒用具 如涂防晒霜,戴宽檐帽、备充足的水;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等。

②科学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③注意散热 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或是风扇进行物理降温。炎热难挡时可用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有助降低血液温度。

④改善工作条件 如减少热源、合理隔热、通风降温,设隔热休息间和调整作息时间等。

⑤结伴行动,关心高危人群 环卫工、建筑工人、消防员、快递员、交警等人群在高温环境工作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同事间应彼此留意健康状况。

⑥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2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遇见有人中暑,急救“6招”很重要!

遇到中暑不要过于慌张,掌握以下急救方法:

除了户外暴晒会中暑,在室内也要警惕中暑,例如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会引起中暑。

所以对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应开空调或开窗,做好通风!

 

本文科学性由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