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关于勤洗手,你知道怎么做吗?
发布时间:2023-02-21 来源:武汉晚报

1、什么情况下要洗手?

从小,老师和家长就会教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日常生活中,其他什么时候也应该洗手呢?

专家建议:除了饭前(吃东西)和便后要洗手外,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接触过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公共设施或物品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以及购物、乘车后,以及戴摘隐形眼镜,涂抹药物前后等情形下,我们都需要认真洗手。

2、如何正确地洗手?

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节约用水,一盆水几个人洗,也有的人像“猫洗脸”一样,草草了事。怎么样洗手才能达到卫生要求呢?

专家建议:最好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全过程包括打湿、取液、“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揉搓、冲洗、干手共5个步骤,该全过程操作应花费40-60秒完成,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洗完手后,最好使用纸巾或洁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3、干式洗手可行吗?

上学、旅游出门在外,有时候不方便时刻洗手,可以用干式洗手替代流水洗手吗?

专家建议:当手上有明显脏污、黏腻感或不慎沾染上泥土、灰尘等大颗粒可见脏物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含酒精的免洗手液,酒精棉片、消毒湿巾等,可作为没有肥皂(洗手乳)及清水洗手情况下暂时的清洁消毒方式。使用乙醇类速干手消剂时,也要按照“洗手七步法”揉搓手部,时间应不少于20-30秒。

4、洗手后再用酒精消毒是不是更好?

洗完手后,再用酒精擦拭一下手部,来个“双保险”,是不是更有利于预防疾病?

专家建议:酒精对于肌肤有一定的刺激性,若过度接触、频繁使用,容易在酒精挥发的同时,带走皮肤角质层上的水分,让皮肤干痒、紧绷、脱屑,还可能引起过敏、湿疹、接触性皮肤炎等问题。手部皮肤一旦情况严重,指缝、指节处可能会出现裂口,反而会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因此一定要慎用。

5、戴手套有必要吗?

时下,许多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超市购物时,甚至在单位上班时,都戴手套,有必要吗?

专家建议:完整的手部皮肤具有良好的抵御细菌病毒等的结构,并且清洗方便,戴手套可限制手功能的发挥。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提示,多数病毒在人体皮肤上存活时间较短,而在衣物(包括手套)上存活时间反而更长。此外,戴了手套也会让人们误认为安全了而忽视认真洗手和清洗手套,从而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大。

因此,洗手的价值大于戴手套。只要认真洗手,就能极大程度的降低接触传播的风险,没必要纠结戴不戴手套。但在清理呕吐物、粪便、垃圾等污染物时,是需要戴手套的,脱了手套后应及时洗手。

 

本文科学性经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