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角度看
张晋描述的每一个症状
都精准地指向了一个极其凶险的急症
急性心肌梗死
同样,近日35岁的男歌手朴翔
也因心梗意外离世
这两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这“杀手”
可不挑年龄
随时随地都可能来“搞事”
简单来说,心梗就是心脏的“发动机”——心肌,因为冠状动脉这条“供油管道”被堵了,得不到血液和氧气,开始“罢工”坏死。要是不及时处理,心肌坏死面积越来越大,心脏就会出现各种严重问题,比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直接“罢工”,人就危险了。
心梗可不是悄无声息就来的
发病前它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最常见的就是胸口疼痛或不适,感觉像有块巨石压在胸口,疼得不行,还可能往左肩、左臂、颈部、下颌部或背部放射。这种疼痛一般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除了胸口疼,还可能呼吸困难,感觉喘不过气;
浑身冒冷汗,即使啥都没干;
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烦躁不安等情况也可能会出现。
但要注意
有些老年人、女性或糖尿病患者
可能没啥明显胸口疼
就表现为胸闷、气短、恶心、乏力等
这就是“无痛性心梗”
很容易被忽视,危险性更高
心梗的发生
与本身有的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有关
另外,高温天气下,心脏负担加重
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上升
稍有不慎就可能诱发心梗、心绞痛甚至猝死
以下这些危险行为,一定要避免!
01.体内缺水/猛喝冰水/冲冷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易出汗,若饮水少会造成血黏度升高,此条件下,血栓的形成或脱落,极易导致心梗发生。
其次,夏季空调房和室外温差过大,这种由热到冷的刺激容易诱发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血管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因此容易诱发心梗。
冲冷水澡、快速大量喝冷饮也是一样的道理,对心脏不好的人也是不良的刺激,应尽量避免。
正确做法
✅ 喝温水(25-40℃),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 出汗后先用毛巾擦干,待体温稍降再洗澡(水温≥30℃)。
02.晨练太早或烈日下运动
清晨5-7点是心梗高发时段(血液黏稠+血压晨峰)。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心脏需额外供血散热,易诱发猝死。
正确做法
✅ 选择傍晚7点后或湿度较低时运动。
✅ 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如50岁,心率≤102次/分)。
03. 出汗后猛吹空调/风扇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血液更黏稠,血栓风险增加,血管遇冷急剧收缩,血压飙升,易导致斑块破裂,引发心梗。
正确做法
✅ 空调温度≥26℃,避免直吹。
✅ 进入空调房前,先在阴凉处适应5分钟。
04.情绪激动/熬夜追剧
天气燥热,情绪激动,人体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梗或心绞痛。
长期熬夜(<6小时睡眠)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硬化。
正确做法
✅ 保持心态平和,可听60-80拍/分钟的舒缓音乐(如古典乐)。
✅ 晚上11点前入睡,午休20-30分钟降低心脏负担。
05. 饮食重口味+大量饮酒
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酒精扩张血管后急剧收缩,易致冠脉痉挛。
正确做法
✅ 多吃高钾食物(香蕉、菠菜、紫菜)帮助稳定心率。
✅ 饮酒≤1杯红酒/天,避免冰啤酒猛灌。
06. 忽视身体预警信号
这些症状可能是心梗前兆:
胸闷、胸痛(像石头压着,持续>15分钟)
莫名牙痛、左肩痛(放射痛,易误诊)
突然大汗、恶心呕吐(无中暑诱因)
爬楼气短、夜间憋醒(心功能下降信号)
正确做法
有症状立即静卧,含服硝酸甘油(血压不低时)。
若5分钟不缓解,马上拨打120!
一旦怀疑心梗,别犹豫,赶紧拨打120,说清楚症状、位置和联系方式,等专业医护人员来送至附近的医院胸痛中心救治。等的时候,让患者安静休息,别乱动,别激动。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血压不低的话,可以舌下含服一片,但别反复吃。要是患者意识没了,呼吸心跳停了,赶紧做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
记住了,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的120分钟内,越早治越好,千万别拖,更别侥幸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
心脏是咱生命的动力源泉
心梗这“隐形杀手”可不能小瞧
从现在开始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定期做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等检查,
早发现早干预
让心梗远离咱!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城院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