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问同一个问题
做过的事转眼就忘
有时甚至认不出回家的路
……
这仅仅是“老了”“糊涂了”吗?不,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认知障碍。
一、认知障碍不仅仅是“记性差”而已
认知障碍是所有认知损害疾病的一个总称,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记忆、思考、语言、判断、行为等认知功能出现衰退的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它远不止是记忆力减退那么简单,还可能包括:
1.执行功能下降:过去熟练的家务做起来困难重重,不会管理钱财,无法计划和组织活动。
2.定向力障碍: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分不清年月日甚至季节。
3.语言问题:找不到合适的词表达,话到嘴边说不出,或重复提问。
4.性格和行为改变:可能变得冷漠、抑郁、多疑、焦虑,甚至产生幻觉。
二、及早就医至关重要
很多家庭认为“人老忘事”是正常的,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期,其实,及早就医、明确诊断、早期防治至关重要。
1.排除可逆性原因:有些认知障碍是由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正常颅压脑积水或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通过治疗可以部分甚至完全逆转。
2.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如果是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虽无法治愈,但现有药物和非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获得专业照护指导:医生和专业护士会为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培训,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保证其安全、如何调整居家环境等,从而大大减轻照护者的负担。
4.规划未来:在患者仍有决策能力时,及早对财务、医疗照护愿望等做出规划。
三、爱与支持是最好的“良药”
记忆或许会褪色,但爱不会。药物可以延缓疾病,但无法替代家人的关爱,尤其是“另一半”的陪伴。作为家属,需要了解:
1.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记住所有异常行为都是疾病所致,并非她/他本意。不要争辩,而是用安抚、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应对。
2.创造安全的环境。收起危险物品,防止走失(可佩戴黄手环、定位设备),保持家居环境通畅明亮。
3.陪伴与沟通。多聊聊天,看看老照片,听听老歌,这些都能带来安全感。沟通时语速要慢,句子要短,一次只说一件事。
4.关注自身健康。“照护者倦怠”非常常见,自身健康才是守护老伴最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寻求子女、社区或专业护工的帮助,让自己有喘息的时间。
温馨提醒:如果您发现身边的老人出现了相关迹象,请尽早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认知障碍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理解、专业和耐心,为认知障碍患者守护一份体面与安宁,用家人无尽的爱照亮前行的路。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东湖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