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春季野菜遍地?别瞎吃,当心有毒!
发布时间:2025-07-30 来源:武汉协和医院

春风拂面,草木萌发,田间地头悄然冒出许多鲜嫩的野菜,踏青挖野菜成了许多人亲近自然的“仪式感”,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承载着“舌尖上的春天”。然而野菜虽鲜,却暗藏风险,每年春季因误食有毒野菜而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如何科学“尝春”?让我们一起安全解锁春天的馈赠。

野菜食用“避坑指南”

野菜种类繁多,有些看似普通的植物可能含有剧毒,误食后轻则中毒,重则致命。

有毒类野菜:

毒芹(又名野芹菜、毒人参):全株有毒,尤其是花的毒性最强。误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痹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命。毒芹外形与水芹菜极为相似,容易混淆,需特别注意辨别。

断肠草(又名钩吻):断肠草全株有毒,根部毒性最大。误食后会引起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其外形与金银花相似,容易被误采,采摘时需格外小心。

苍耳子:苍耳子的幼芽和种子毒性最强。误食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毒蘑菇:春季气候温暖湿润,野生蘑菇生长旺盛。虽然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许多野生蘑菇含有剧毒。颜色鲜艳、外形漂亮的蘑菇往往毒性更强,尤其是紫色、红色、黑色、绿色等品种。若无法准确辨别,建议不要采摘和食用,以免发生危险。

龙葵:龙葵果实含有少量毒素,其龙葵碱具有类似皂甙的作用,可溶解血细胞。过量食用会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异常、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乌头:全株有大毒,尤其是乌头碱毒性极强,仅几毫克即可致命。乌头碱可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迅速吸收,数分钟内即可引发中毒症状。其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兴奋后抑制甚至麻痹,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

易混淆的“危险品”

狼毒草、臭椿等与可食用野菜外形相似,需通过气味(如毒芹臭味)或专业鉴别区分。

污染风险高的野菜

公路旁、垃圾堆附近生长的野菜易吸附汽车尾气、重金属或农药残留,食用后危害健康。

含致癌物质的野菜

蕨菜:含原蕨苷(2B类致癌物),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常见野菜图鉴

荠菜:荠菜是春季常见的野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开胃、补脾、利肝等功效。荠菜可以煮汤、炒食,但不宜多食。

香椿:香椿是春季的时令野菜,具有独特的香味,常用于炒蛋或凉拌。但香椿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食用前最好焯水。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常用于凉拌或煮汤。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应适量食用。

马齿苋:被称为“长寿菜”,凉拌或做馅料,需焯水去草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马齿苋性寒,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食。

马兰头:清热解毒,适合凉拌或涮火锅。

地皮菜:形状似木耳,生长于野菜根下,雨后旺长。有明目、益气作用。但食之过多,易中毒。吃时先浸泡,洗净,同咸菜炒食。

识别有毒野菜小技巧

辨别采摘的野菜是否有毒,除了看外观形状,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闻气味具有特殊刺激气味的,绝大多数有毒。

看浆液根、茎、叶等被折断后有特殊浆液或黏液质出现的,多数有毒。

是否有沉淀煮熟后的野菜水中加入浓茶,如有大量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生物碱和重金属盐等成分。

是否有泡沫将煮熟的野菜水放入杯里用力摇,如果产生大量泡沫,说明植物体内可能含有皂苷类成分,表示它可能有毒。

食用野菜的注意事项

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对于不熟悉或不认识的野菜,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避免误食有毒植物。

尽量选择正规市场购买。目前,许多野菜如香椿、荠菜等已实现大规模种植,建议尽量前往正规市场或超市购买,确保安全。

适量食用。野菜虽好,但不宜贪多。尤其是老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人群,应尽量少食或不食野菜。光敏体质者避免荠菜、香椿等光敏性野菜,以防诱发日光性皮炎。

正确处理。清洗:流水冲洗去除泥沙;浸泡:淡盐水浸泡30分钟;焯水:多数野菜含草酸或毒素,焯水1-2分钟可降低风险。

误食野菜中毒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食用,保留剩余野菜及呕吐物样本。

●催吐:用手指或勺柄轻触咽喉催吐,减少毒素吸收。

●就医:中毒后应立即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中毒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温馨提示

春季是野菜生长的季节,但野菜并非都是安全的。误食有毒野菜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甚至死亡。因此,采摘和食用野菜时一定要谨慎,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如果不慎中毒,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参考文献:

[1]马帅. 春季踏青:路边的野草不要随便吃[J]. 健康生活, 2021(05).

[2]邓磊, 汪敏. 野菜vs毒草, 傻傻分不清楚[J]. 饮食健康, 2022.

[3]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吃野菜需谨慎[J]. 农家百科, 2022(07).

[4]夏书香. 山野菜中毒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22).

[5]张莉荣, 王守菊. 山野菜中毒的抢救和护理[J]. 护理研究, 2013(13).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协和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