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失眠好痛苦,到底要不要用安眠药呢?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武汉市武东医院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忙碌与奔波中忽视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睡眠,久而久之,睡眠问题开始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睡眠是生命的需要,它和呼吸、饮食一样重要。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正是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睡眠,给予它应有关注的契机。以下是关于睡眠健康的一些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认识睡眠健康

健康睡眠不仅仅是指睡眠时间的长短,更是指睡眠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维持心理健康,甚至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认知功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睡眠,追求健康睡眠。

二、睡眠问题的现状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环境噪声等因素,导致许多人面临睡眠问题,如失眠、睡眠质量差、白天疲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三、判断失眠的三个标准

标准一

·入睡困难,从躺下想睡到睡着间隔超过30分钟。

·睡眠维持困难,醒了以后到下一次入睡,间隔超过30分钟。

·早醒,比平常提前醒来超过30分钟,而且醒了以后,清醒到天亮。

标准二

·上述这些问题一周超过3天。

标准三

·第二天白天很不舒服。

 

如何实践健康睡眠?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

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帮助调整身体的睡眠节律。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凉爽,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

睡前放松

避免在睡前进行紧张刺激的活动,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

避免兴奋性物质

晚上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管理压力

学会管理和减轻压力,通过运动、冥想、艺术创作等方式,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良好睡眠的准备工作

①努力制定一个标准的作息时间表,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

②确保卧室在夜间足够暗、凉爽且安静。

③床、枕头、被子一定要舒适。

④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但睡前2-3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⑤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避免饮酒。

⑥尼古丁会使入睡困难,因此吸烟的人最好戒烟。

关于睡眠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失眠=失眠症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但并不是说失眠了,就是患上失眠症了。只是当失眠引起的症状维持两周以上,且一定影响到白天的社交活动时,可以称之为“失眠症”。这部分人群一定要尽早就医。所以也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眠就给自己扣上失眠症的帽子,越是在意失眠,越容易引起精神紧张,这样更会导致晚上睡不好。

误区二:睡得时间长=睡得好

并不是说睡得时间长就说明睡得好,睡得时间短就表示睡得不好。不能把睡眠时间长短作为睡眠质量是否好的判断标准。这是因为每个人有个体差异,有些人可能睡6小时就能恢复体力,完成一天的活动,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8小时的睡眠才能从疲劳中恢复过来。所以判断睡眠质量,要看早上醒来后是不是体力、精力都得到了恢复,头脑是否有清醒的感觉,白天的工作是否有效率。当上述这些都可以用“是”来肯定回答,那么就说明您获得了一个非常棒的睡眠质量。

误区三:睡眠可以补回来

有些人认为一天不睡不要紧,后面几天多睡会儿就可以补回来。实际上,睡眠不能追回。如果睡眠不足,身体机能的恢复和修复将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有些人还认为午睡可以补偿夜间睡眠不足,但是长时间午睡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导致夜间难以入睡和深度睡眠不足。因此,午睡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保持晚上的睡眠质量。

误区四:打呼噜=睡得好

很多人认为打呼噜的人睡得香,其实并非如此,打呼噜时出现的呼吸暂停可以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缺氧。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武东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