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患者小尹(化名),因“间断咳嗽咳痰伴动后胸闷喘气2月”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呼吸介入科就诊。
小尹极度消瘦,而且在剧烈咳嗽后感胸痛不适。医生做了X线光片显示,他的双肺感染性病变(肺全白了),左侧气胸压缩70%——原来小尹把自己的肺咳破了,大量气体进入胸腔,把一边肺压扁了,无法呼吸。
治疗前后对比图
呼吸介入科团队为小尹做了床边胸腔闭式引流术,考虑有出现难治性气胸可能,还进行了负压吸引及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促进破口的愈合。1周后,小尹肺部感染明显好转,气胸完全吸收(见上面的对比图),拔管后可下床活动行走后顺利出院。
负压吸引装置示意图
那么,什么是“气胸”?
哪些行为会让肺“漏气”?
该怎么处理和预防?
一起了解↓↓↓
PART 01
什么是气胸?
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如果把我们的肺比作一个气球,那么气胸就是「气球被扎破漏气」了。
简单来说:
当肺部表面出现破口,或胸壁受损时,空气会从破口进入胸膜腔(肺和胸壁之间的潜在腔隙,我们称为包裹肺的“保护层”)。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是一个潜在的、不含空气的密闭间隙,就像两层紧贴的保鲜膜之间,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一旦气体闯入,就如同在这个原本和谐的空间里“捣乱”,肺部会被压迫,无法充分舒张,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气胸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
●自发性气胸最为常见,简单来说,就是肺表面破了个小洞,空气从肺里漏到了胸腔(肺和胸壁之间的空隙)。这些漏出来的空气会压迫肺部,让人感觉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自发性气胸有两种:
原发性气胸,多发生于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吸入的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的积气状态,形成气胸。
继发性气胸,通常是因为肺部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肺组织比较脆弱,稍微一用力就可能“漏气”。
●外伤性气胸是指因车祸、高处坠落等胸部外伤导致胸膜破裂而引起的气胸。
●医源性气胸则是指在医疗操作过程中不慎刺破胸膜或肺组织,使气体进入引起的气胸。
PART 02
自发性气胸的好发人群
▶瘦高个儿的年轻男生:在青春发育期,高瘦体型的人肺组织往往“跟不上”快速的生长发育,易出现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肺结核、间质性肺病等。
▶长期抽烟的人群:长期吸烟易导致肺部炎症,细支气管、肺泡结构改变等。
PART 03
自发性气胸的“导火索”
剧烈运动:胸腔压力骤增,肺部受不了就“炸”了。
咳嗽或打喷嚏:如果咳得太猛或打喷嚏太用力,也可能让肺“漏气”。
气压变化:比如潜水、坐飞机,气压突然变化,肺可能会“抗议”。
情绪激动:大笑、大叫、吵架……情绪一上头,胸腔压力会随之飙升,也有可能引发自发性气胸。
气胸发生的场景是很多样的
PART 04
气胸的“报警信号”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警惕气胸:
突发胸痛:胸痛是气胸最典型的症状,一般单侧发作,呈针刺样痛或撕扯痛,有时还会放射到肩背或手臂。胸痛可突然发生,咳嗽及深吸气时疼痛加剧。疼痛一般不会自行缓解,需治疗后才可减轻。
呼吸困难:感觉胸闷、气短,严重时口唇发紫。
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
高危预警:若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烦躁不安,可能是张力性气胸(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PART 05
气胸的“急救指南”
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
“三要”:
01 要立即停止活动,半卧位休息;
02 要保持镇定,避免深呼吸;
03 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三不要”:
01 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
02 不要按压胸部或尝试“顺气”;
03 不要拖延就医时间。
PART 06
如何预防气胸?
高危人群注意:瘦高体型、吸烟者、有肺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篮球、举重)。
戒烟限酒:吸烟是气胸的重要诱因,戒烟可显著降低风险。
保护肺部健康: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咳嗽。
定期体检:有气胸史或肺部疾病者建议每年做胸部CT检查。
请记住: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气胸虽凶险
但及时识别症状、科学自救并规范治疗
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
从了解开始
从预防做起!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