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即将到来
难熬的不只是高温湿闷,
还有防不胜防的蚊子。
人类与蚊子的“战斗”每一天都在上演。
出门一会儿,
身上就会被叮几个包;
晚上睡觉,
耳边出现立体环绕的嗡嗡声,
明明就在眼前,
却怎么也打不到
……
(咱两无冤无仇)
一、传播疾病
你知道吗?
全球每年因蚊子叮咬产生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70万
远超毒蛇猛兽!
蚊子不仅是“吸血鬼”
更是疟疾、登革热、乙脑
等80多种疾病的传播者
我国常见的“三毒蚊”
按蚊、库蚊、伊蚊
分别携带不同病原体,堪称“移动病毒库”!
1.按蚊(俗名“疟蚊”)
翅膀上不规则分散黑斑及白色鳞片,停留时与物体表面成一定的角度,主要传播疟疾,临床特征表现为身体发热、出汗和间歇的打寒颤。
2.库蚊
浑身呈棕褐色,停留时角度平行于物体表面,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特征表现为高热、头痛、恶心呕吐。
3.伊蚊(又称黑斑蚊,俗称“花蚊子”)
身体有黑白相间的斑条
停留时角度平行于物体表面
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以及黄热病。
叮咬后遗症:90%人群被叮后会出现红肿瘙痒,抓挠易引发感染,甚至留疤!
蚊虫叮咬止痒小贴士
1.立即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涂抹(酸碱中和)
2.盐水冲洗软化肿块,快速镇痛
3.冷藏湿毛巾冷敷10分钟,消肿立竿见影
禁忌炒作
1.抓挠破溃=给细菌开绿灯
2.花露水勿大面积喷洒!酒精成分可能引发过敏
1.断其后路:清积水!
(1)每周清空花盆托盘、水缸、废旧轮胎;
(2)鱼池/景观水养食蚊鱼(推荐:孔雀鱼、斗鱼);
(3)疏通下水道,填平坑洼地,彻底清理各种小型积水。
2.物理防护黄金组合
(1)纱窗+蚊帐:物理隔绝率高达99%;
(2)电蚊拍+灭蚊灯:环保无化害;
(3)外出穿浅色长袖,避开清晨/黄昏。
3.化学灭蚊安全指南
(1)蚊香使用:密闭房间点燃后离开,30分钟通风;
(2)杀虫剂喷洒:对准墙角、床底等死角,佩戴口罩操作。(注意要及时通风)
4.敏感人群加强版
(1)家中有孩子的家庭2月龄内采用物理避蚊方式,不建议使用化学驱蚊剂。
(2)适合儿童的驱蚊药物主要有4种成分,一般产品上都会有相应的标注。比如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胺叶。其中2月龄以上可使用避蚊胺和驱蚊酯,6月龄以上可使用派卡瑞丁。
深色衣服吸热=移动靶标!
汗液中乳酸=蚊子的开饭信号!
运动后洗澡=卸掉“诱蚊香水”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