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女子养鸟竟成“白肺”,出现这些情况要就诊
发布时间:2025-04-09 来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在众多宠物中,鹦鹉以其聪明伶俐、能言善语的特质,成为鸟类爱好者的首选。但你是否知道,这种可爱的鸟儿可能携带一种名为“鹦鹉热”的疾病?近期,50多岁的金女士(化名)因反复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吴文娟主任团队追溯病史发现:她20天前开始帮邻居饲养鹦鹉,入院时诊断急性呼吸窘迫,肺部CT显示已近“白肺”。医生立刻给患者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并进行基因测序,最终确诊金女士感染鹦鹉热。经过积极治疗,金女士目前已经明显好转,很快就可以出院。那么,鹦鹉热是怎样一种疾病?普通人又该如何防范?

1.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学名: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是由一种名为“鹦鹉热衣原体”的细菌引发的传染病。主要在鸟类之间传播,像鹦鹉、鸽子、金丝雀、鸡鸭等都是常见宿主。人类若接触感染鸟类的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病原体而患病。

2.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

初期症状类似流感,让人很容易掉以轻心,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但随着病情进展,关键的“警报”——呼吸困难就会拉响,而且会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病菌在肺部引发肺部炎症,导致肺部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受阻——氧气进不来,二氧化碳排不出,身体就陷入了缺氧危机。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3.普通人如何预防?

养鸟爱好者需注意:

1、定期清洁鸟笼,消毒时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鸟类排泄物或是羽毛碎屑。

2、保持鸟笼及周围环境通风良好,让病菌没机会“扎堆”。

3、要是鸟儿出现生病、萎靡不振、呼吸异常等情况,及时带它去看兽医,防止病菌扩散。

4、参观鸟市、禽类养殖场等地时,也尽量远距离观赏,不轻易触碰,从源头切断风险。

高危人群:

禽类养殖户、宠物店工作者需加强防护。

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应避免密切接触鸟类。

吴文娟提醒:鹦鹉热虽不常见,但病情可能急速恶化。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呼吸困难,且近期接触过鸟类,务必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请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