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急诊室里,50多岁的的老李(化名)咳出带血的痰液,CT显示他的右肺已经像“被虫蛀过的枯叶”。
谁都没想到,罪魁祸首竟是一种名字听起来很陌生的真菌——绳状篮状菌。
老李是个有十几年烟龄的老烟枪,每天雷打不动一包“怀货”烟。
这几个月老李开始反复咳嗽、咳黄痰,他总当"感冒"治,但治疗效果欠佳。
一段时间后病情加重,还是未在意。没过多久,老李连喘气都困难,被赶紧送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住进了ICU插管抢救!
完善各项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不是普通细菌,而是一类叫"绳状篮状菌"的致命真菌。
藏在肺里的"隐形杀手":
绳状篮状菌
绳状篮状菌,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却是导致肺部严重感染的"惯犯"。
篮状菌(Talaromyces),最初属于青霉属的有性型属。
那为什么用到“篮状”这个词呢? 原来它的有性繁殖结构是柔软的子囊果,可以想象是菌丝上结满了成熟的“果实”,子囊果表面缠绕着一层紧密交织的菌丝,与篮网非常接近,因此被称为“篮状菌”。
左:篮状菌形态 |图源:网络
藏身地:
土壤、腐烂的植物中,劣质发霉的烟叶、你家的花盆里都可能藏着它的身影,它的孢子比PM2.5还小,能轻松随呼吸潜入肺部。
一旦人体免疫力"失守",这些孢子便像种子一样扎根,疯狂生长成菌丝,撕裂肺泡、破坏血管,甚至形成“真菌球”。
攻击方式:
1.溶解血管:分泌酶溶解血管壁,造成组织坏死
2.血液播种:通过血液循环侵袭脑、心脏等重要器官
3.免疫麻痹: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导致感染性休克
《临床感染病》期刊研究指出,全球每年约30万例侵袭性真菌感染与篮状菌相关,死亡率高达50%!
5类人最危险!
吸烟者排第一!
1.长期吸烟者
绳状篮状菌易存在劣质发霉的烟叶
烟雾损伤呼吸道纤毛,肺变成"筛子"易滞留真菌
研究显示吸烟者感染风险增加3-5倍(《临床感染病》2022)
2.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是真菌的"营养液"(血糖>11.1mmol/L时风险飙升)
3.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化疗患者、器官移植者、艾滋病感染者(CD4+T细胞<200/μl时高危)
4.长期接触土壤的园艺工、农民
5.居住于潮湿发霉环境者
这些症状不是感冒!
高危人群快自查
初期感染易被误认为肺炎或肺结核,但若出现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
✅ 持续发热(普通退烧药无效)
✅ 砖红色痰液或咳血(菌丝破坏血管)
✅ 胸痛伴随呼吸困难(像胸口压着大石)
✅ 常规抗生素治疗2周无效
咳嗽超2周不愈,速查真菌!
如何揪出这个"肺部幽灵"?
1、影像学"抓现行":
胸部CT上会出现特征性"晕轮征"(病灶周围一圈模糊影,像月晕),或空洞内悬浮的"真菌球"(如同滚动的雪球)。
2、实验室"验明正身":
- G试验、GM试验(检测真菌细胞成分,1小时出结果)
- 痰液/肺泡灌洗液培养(需3-7天,但能100%确诊)
- 基因检测(针对耐药菌株,精准锁定药物)
预防四件套:远离致命感染
1、戒烟:吸烟者肺部防御力仅有正常人的1/3。
2、有效防护:园艺、农作时佩戴N95口罩,避免接触腐烂植物、园艺土壤,戴口罩+手套后再操作。
3、控制基础病: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4、环境消毒: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发霉墙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严重霉变区域需专业治理 。
专家提醒
绳状篮状菌专挑“漏洞”攻击!
当咳嗽超过2周不愈,特别是咳特殊颜色痰液时,务必及时进行真菌特异性检查。在致命真菌面前,你抽的烟也在为它铺就入侵之路!
若出现异常症状,别拖!早查早治能救命!
医学参考:
1. 《中国肺真菌病诊疗指南》2020版
2.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最新共识
3. 柳叶刀《糖尿病与侵袭性真菌感染》2021年综述
4. WHO《侵袭性真菌病诊疗指南》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