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冠状动脉造影:如何为心脏血管 “拍电影” 找隐患
发布时间:2025-04-07 来源: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一、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如同为心脏输送养分的 “生命管道”,而冠状动脉造影则是能清晰展现这些管道状况的精密检查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诊断技术。医生会将一根纤细的导管,经手腕处的桡动脉或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缓缓送至冠状动脉开口。接着注入造影剂,这种造影剂能在 X 光下显影,使冠状动脉的形态、走行以及是否存在狭窄、堵塞等问题一目了然,为医生判断心脏血管健康状况提供直观且准确的依据。

二、什么样的人需要完善冠状动脉造影?

1、对于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像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胸部出现压榨性疼痛,并向肩部、颈部放射,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不明原因的胸痛且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或运动试验阳性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确定血管阻塞部位以便进行急救介入治疗;

3、有心脏骤停史或严重心律失常怀疑与冠心病相关的患者;

4、以及既往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桥血管情况

三、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冠状动脉造影?

1、对造影剂过敏者,可能因造影剂引发严重过敏反应而无法进行;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造影剂代谢会加重肝肾负担;

3、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难以承受检查过程;

4、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穿刺部位易出血不止;

5、全身性感染严重时检查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6、外周血管病变严重无法建立导管通路的患者也不适合此项检查。

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1、要如实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既往疾病史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

2、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各项检查,全面评估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

3、术前多饮水、静脉输液水化,避免肾脏损伤

五、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怎么办?

1、如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狭窄,不必过于惊慌。轻度狭窄(狭窄程度小于 50%)可先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降低血脂,同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并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2、对于狭窄程度较重(大于 70%)且有明显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成型术;或者对于多支血管病变、病变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建立新的血管通道来改善心肌供血。

六、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1、穿刺部位若为桡动脉,要留意有无出血、血肿,手指的血液循环情况;若是股动脉穿刺,需卧床并伸直制动穿刺侧肢体 6 - 8 小时,8 - 12 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24 小时后才能下床活动。

2、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警惕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异常。注意有无胸痛、胸闷等不适,若有可能提示血管出现问题。

3、术后先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饮食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避免刺激性食物。在医生允许下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肢体活动到下床慢走。并且要严格按照医嘱继续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等,以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

总结:冠状动脉造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心脏冠状动脉的窗户,让医生能精准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有助于更好地守护心脏健康。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