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活动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认知,从而减少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沉重的疾病负担。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之一。丙肝慢性化率高达60-80%,15-2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健康和生命危害较大。
我国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众多,传染源广泛存在,及早检测是发现丙肝病人的唯一办法。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公开的《202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乙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数位居前列,其中丙型肝炎报告发病177199例,死亡2146例,报告发病率为12.5695/10万。
HCV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呢?
1. 血液暴露风险静脉药瘾史者(共用针具);接受不安全输血或血制品者,及不规范采血献血浆者;医源性暴露史:手术、透析、器官或组织移植、不洁口腔诊疗操作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如针头刺伤);纹身、穿孔、针灸者:在不规范场所使用未经消毒工具。
2. 性传播风险性行为风险较高者:多性伴、男男同性恋者、HIV感染者性伴;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性伴侣。
3. 母婴传播风险: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
4. 密切接触风险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液者。
5. 合并感染者:HIV感染者。
丙肝目前无有效预防的疫苗,拒绝毒品、避免共用注射针具、避免高风险行为是预防丙肝的根本措施。如果不幸感染丙肝,也不用太焦虑,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临床治愈,并且国家已将部分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需要病人负担的比例很小。
以上丙肝感染高危人群,应及早筛查。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