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了”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其实这个消息不准确!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未改变,依然维持140/90mmHg!这一标准是基于中国人群的高血压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制定的。
高血压不能只看血压高低
高血压,作为我国疾病负担最严重的慢性病之一,其管理和诊断一直是公众健康中重要议题。正如下图,对于高血压管理,不仅需要关注血压水平高低,更应重视心血管个体的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
高血压分级:等级越高,说明你的血压问题越严重。通过高血压的分级有助于识别个体的风险水平,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管理计划。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分级时,遵循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即无论是收缩压,或是舒张压,以血压分级更高的结果来判定。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和/或舒张压80~89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和/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和/或舒张压≥110mmHg;
《指南》中明确指出,高血压患者的风险评估是决定干预方式的第一步。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压水平:根据血压的数值,高血压被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等。
靶器官损害:涉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的损害。
临床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等。
警惕!高血压正常高值,是指血压水平高于正常值,但尚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于这一类人群,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您是正常高值血压,但同时有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指数,请立即找专科医生看诊,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风险选择干预方式
低危患者:对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通常是首选。这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
中危患者:中危患者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外,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定期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对于高危和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外,通常需要立即启动药物治疗。这些患者可能已经有靶器官损害或临床并发症,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九类人群常见心血管风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面临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众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值得每个人都需要关注:
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主动或被动吸烟;
血糖异常: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异常;
血脂异常;
家族病史:心血管疾病家族遗传史;
肥胖问题:腹型肥胖 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BMI≥28kg/㎡;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 尿酸,男性≥420mmol/L,女性≥360mmol/L;
心率增快:静息心率>80次/min;
除了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外,高血压还会导致靶器官的损害与临床并发症。如果您出现了心脏超声异常、肾功能损害,甚至发生了心肌梗死等情况,那就意味着更需要合理控制血压,尽可能减轻高血压对您身体健康的损害!
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没有变化
2017年,美国更新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原来的140/90mmHg更改为130/80mmHg,将130-139/80-89mmHg列为高血压1期,高于140/90mmHg则被列为高血压2期。这一改变是美国基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130-140和/或80-90mmHg的血压范围内,心、脑、肾的损害风险依然很高,因此美国选择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目的是降低这部分人群的心脑肾损害。
中国没有跟进美国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中国的高血压人群知晓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在新版《指南》中,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51.6%、45.8%和16.8%。但这些比例仍然相对较低。这表明我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和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中国的高血压研究结果并不完全支持下调标准。CHINOM研究显示,在130/80-140/90mmHg范围内,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个体中,服用降压药物并不会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中国选择维持原有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以确保高血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量血压,得讲究方法
量血压,不是随便一量就行。要坐好,休息一会儿,量上臂的血压,而且要量两次,取平均值。这样量出来的血压才靠谱。新版《指南》中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来测量血压,代替水银血压计进行测量。规范测量小贴士:
o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测量上臂血压,确保上臂应与心脏水平处于同一水平。
o根据臂围大小选用合适袖带,臂围大于32cm者应使用大袖带,臂围小于24cm者使用小袖带。
o选取血压较高的一侧读数作为血压数值,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o相隔30~60秒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若两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并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
本文科学性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