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临考“心事”多 及时解忧虑
发布时间:2024-07-02 来源:武东医院

距离高考只剩半个多月的时间,老师和家长都强调这段时间是查漏补缺的“黄金时间”。然而在这段本该全力冲刺的时间,高三学生小明却如同被困住了。

自高三第一轮总复习开始以来,小明渴望在这段时间里有所突破,然而考试的压力却让他难以专注。小明担心自己无法考上理想的大学,让父母和老师失望,因此他常常感到疲惫,难以集中注意力,情绪紧张不安,自信心也渐渐消失。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小明脑子一片空白,曾经熟悉的题目变得很陌生,甚至连烂熟于心的数理化公式也完全想不起来。

过分关注考试结果

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现实中,和小明情况类似的考生并不少见。尽管他们平时反复复习、看书、做试卷,但每当遇到重要的考试,他们就开始自我怀疑,甚至会因为一次失误而感到强烈的自责与懊恼,从而影响自身状态。

小明这样的情况就是常说的考试焦虑,以担忧、紧张和焦虑为主要特征。考试前,当考生感知到考试带来的压力时,便会产生焦虑情绪,临近考试时,考生的焦虑问题会更加明显。一方面,他们渴望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忧自己成绩不佳,进而怀疑自身能力。

焦虑程度高的考生往往过分关注考试结果,对失败抱有极强的厌恶情绪,会出现心理、生理以及行为方面的多种变化。比如,在心理方面,会出现烦躁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精力不足等表现;在生理方面,常出现胸闷、心跳加快、口干、尿频、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窒息甚至腹部不适等症状;在行为方面,多表现为坐立不安等。若这种焦虑状态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睡眠紊乱,影响身体健康。

调整好心态

才能更胜一筹

适度焦虑可以激励考生更好地学习,但过度的焦虑不仅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临近考试,考生应学会调整心态,将焦虑转化为动力,提高复习效率,不辜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

首先,要根据模拟考试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合理安排时间,抓住重点,高效复习。

其次,要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的节奏,避免过度疲劳。适度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要学会自我调节。当感到焦虑时,尝试向父母或朋友倾诉内心的困扰,也可以尝试用深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自我放松。若感觉自己的焦虑情绪过于强烈,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除了考生自我调节,家长也要放平心态,理智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避免把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在模拟考试中,孩子考得好,家长应肯定其付出与努力,给予适度的赞扬与鼓励;孩子考得不好,家长也不可生气埋怨甚至讽刺挖苦,而应给予理解,和孩子共同分析失利的原因。

家长应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与陪伴,做孩子的“精神盟友”,帮助孩子改变认知方式,消除负面情绪,调节心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

 

本文科学性由武东医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