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1:如果不缺碘就不用吃碘盐。
真相:在碘摄入停止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因此仍需要持续通过碘盐补碘。
谣言2:常吃海鲜或生活在沿海地区就不需要再吃碘盐了。
真相:正常人富碘食品的食用量和频率都不足以满足人体碘需要量,碘盐也仍是沿海居民的主要碘来源。
谣言3: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肯定和吃碘盐造成碘摄入过量有关。
真相:
1、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检手段灵敏度的提高使得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增加,这不代表是发病率增加;
2、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碘盐会诱发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反而缺碘的危害是明确的。
为什么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尽管含量极低,却是身体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每天都需要碘合成甲状腺激素。在碘摄入停止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供应,一旦缺乏,就会造成身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甚至患碘缺乏病。
什么是碘缺乏病?碘缺乏有哪些主要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相应的表现也不同。
哪些人群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
孕妇、哺乳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人群。
从母亲怀孕到子代出生后至三周岁以内,是子代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此 时发生碘营养不良,会增加大脑发育迟滞的风险。儿童青少年各器官生长发育快, 基础代谢增强,碘消耗较多。因此,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婴幼儿(出生后至 36 月龄内)等人群是碘的特需人群,儿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这部分人群尤应注意充分补碘。
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碘?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参考摄入量如下表所示。长期以碘推荐摄入量水平摄入碘,可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维持组织中适当的碘储备和机体健康。
沿海地区人群也需要补碘吗?
2009年,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4省市开展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表明,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很低;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84.2%来自碘盐,来自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未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将会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因此,沿海地区也需要普及碘盐,以保证居民碘摄入,降低碘缺乏的风险。
哪些人不宜吃碘盐?
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见有甲亢、甲状腺炎等)患者,因治疗需要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生活在高水碘地区且尚未改水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饮水和食物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盐。各地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增设未加碘食盐专柜,方便甲状腺疾病患者购买未加碘食盐。
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有关吗?
我国长期监测和相关研究显示,碘缺乏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在普遍食盐加碘地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低于历史碘缺乏地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是引起甲状腺结节增多的原因。如果甲状腺结节有自主功能呈现甲亢,则需要限制碘的摄入。
引起甲状腺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目前甲状腺癌的病因并不明确,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和死亡率基本保持平稳,与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癌有关吗?
缺碘比碘摄入过量更容易引起甲状腺结构和功能改变。这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甲状腺增生有关。根据全国肿瘤登记点的癌症监测数据,结合中国疾控中心的食用碘盐监测数据的初步相关分析显示,碘盐消费量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无相关性。
碘缺乏危害消除后还需要继续食用碘盐吗?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根据我国2017-2018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碘含量较低,武汉市也仍属碘缺乏地区。如果我们不能长期地、持续地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