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为什么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水在人体的作用有:传递养分、促进液体循环,帮助消化,排泄废物,保持呼吸功能,润滑关节和调节体温。水不但起到体内物质输送与媒介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生物大分子结构,水与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水与衰老、寿命、免疫、代谢有直接的关系。
2.正确认识水资源
在地球所有河流湖泊中,陆地淡水只占很小的比例。这些水资源中,能被处理后供人饮用的更是少之又少。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超过70%的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
3.保护饮用水水源
为了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不受人类活动影响,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十分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要求,凡是供应饮用水的水源地都要划定保护区。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三级。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造、扩建与供水设置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项目要统一交给当地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造、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已建成的也要统一交给当地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在二级保护区内可以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水体。
准备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另外根据需要,当地政府应当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污染物直接排入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
4.如何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大,最神圣的职责。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减少沐浴时间。缺水已经影响到40%的人。由于80%的废水未得到处理,缩短沐浴时间是节水的最好方法之一。
(2)多吃植物性食物。在饮食中增加植物性食物,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3)不要浪费食物。节约粮食减少了对农业的需求,而农业是用水大户之一。
(4)关闭电子产品。目前90%的电的产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当我们不使用电子设备时,应切断电源。
(5)一水多用。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养鱼的水、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衣、洗菜后的家庭废水冲厕所等。
5.什么样的水可以作为饮用水?
按照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以下卫生要求:
感官性状良好,即水质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肉眼观察不会发现异物和杂物。
流行病学上安全,即水中不含病原微生物;
化学成分安全,即水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不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6.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饮水不足与饮水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饮水不足易导致便秘、皮肤干燥,肾盂肾炎、肾结石等慢性肾病发病风险提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缺水会引起血糖升高,酮酸中毒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正常人每天的饮水量是1500-1700毫升。如果一杯水差不多200毫升,每天要喝8杯水。运动、劳动、发热、腹泻、出汗多时,需及时补充水分。
7.饮水的常见误区及建议
饮水的常见误区有:(1)一次性大量暴饮;(2)长期饮用蒸馏水或纯净水;(3)共用水杯或不洁的容器喝水;(4)大量饮用茶水、咖啡和饮料;(5)口渴时才想到饮水。
饮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暴饮,不等口渴后才喝水;建议饮用白开水,不喝过烫的水或大量饮用冰镇饮品;喝水用洁净的水杯,减少一次性容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