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以来,我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5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9,465例,重症病例1818例,死亡13人。重症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均为3岁及以下儿童。与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度全国报告病例数上升了17.2%,重症数、死亡数分别下降了43.7%和71.7%。
目前,全国手足口病整体进入高流行阶段,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和南方省份的流行水平总体高于北方地区。
2018年第22周(5月28日-6月3日)全国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分布图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有EV-A71、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及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EV-A71和CV-A16最为常见,其中EV-A71是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
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肠道病毒EV 71灭活疫苗,并于2016年投入使用。EV 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 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 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尤其能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据全国部分省份2018年1-3月EV71疫苗接种数据,6月龄至5岁儿童的接种率仅为1.4%。公众应进一步提高对手足口病和EV71疫苗的认识,适龄儿童应积极接种EV71疫苗,降低疾病感染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引起手足口病病原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感染。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多达20余种,目前仅成功研制针对EV71病毒的疫苗,尚缺乏引起手足口病其他病原的疫苗。
除积极接种EV71疫苗之外,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建议家长和儿童要做好日常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定期对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进行清洗;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家长若发现儿童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对患儿所用的物品消毒处理,并做好病情监测。
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做好晨午检工作,如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应按要求采取相关防控措施,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