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手机当“保姆”?世界卫生组织:手机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23-02-27 来源:上海疾控

你,有过什么都没带,只带了手机的一天吗?

这周日是这么过的:

一觉醒来,刷手机,某视频app,补了周五晚上落下的综艺节目;

起床,刷手机,某外卖软件,搞定午餐;

出门,刷手机,某打车软件,去了某画室体验某点评软件团购的10元油画课体验;

晚上和王阿姨一家吃饭,孩子太闹,阿姨掏出“电子保姆”——智能手机,顺利安稳地吃完了一顿饭。

当今时代,手机是万能的,没有手机是万万不能的!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却告诉我说:

长期用手机会致癌!!!

用手机会致癌!!!

会致癌!!!

还让不让人好好用手机了?冷静冷静,让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来详细解释。

 

一、世界卫生组织宣称手机致癌到底是真是假?

答:真。2011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其官网上发布称:手机致癌的定性结果是“可能致癌”。

二、“可能致癌”是个什么鬼?

答:IARC有一套致癌物定性的系统,根据致癌性的确凿程度进行分级,共分5级,分别是“明确致癌”、“很可能致癌”、“可能致癌”、“未知”、“可能不致癌”,具体来说就是:

● 明确致癌:对人群的观察和动物的实验结果证据确凿的,比如烟草;

● 很可能致癌:动物的实验结果是确凿的,对人群的观察结果也是有的,但是还不充足,有些结果就没有发现致癌;

● 可能致癌:无论是对人群的观察,还是对动物的实验,有些结果是致癌的,有些结果是没有发现致癌的;

所以目前手机还是属于证据不充分的,只能算个嫌疑犯。

三、哪些证据让手机成为“致癌”嫌疑犯呢?

答:最有力证据是一个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平均使用手机10年以上、且每天通话超过30分钟的人群中,罹患脑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了40%”,但是因为不能排除可能存在的其它干扰因素,研究的规模和数量也还不够,所以现在还只能说是“可能致癌”(脑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部肿瘤,其五年生存率较高,超过55%)。

四、听说手机致癌就是因为有辐射,对吗?

答:手机辐射和wifi辐射,跟原子弹或者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那样的核辐射是不一样的。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手机能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也叫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电视信号一样,差别在于其携带能量有大有小。大家家里都有微波炉,微波炉加热其实也是通过电磁波,它携带的能量可以高达500-1000瓦。而手机最多1-2瓦。

五、手机1-2瓦的能量对人的伤害有大?

答:500只手机放在一起和1台微波炉的功率差不多,但500只手机是否能像1台微波炉那样给食物加热呢?当然不能。因为同样是电磁波,它们的波长和频率不同。微波炉的波碰到金属就反射,碰到玻璃、陶瓷和塑料就穿过,只有碰到含有水分的食物,能量才被吸收。

手机对电磁波的穿透力要求很高,否则大家会到处没信号,但会被大多数物质吸收,富含水分的物质吸收率要高一些。人就是富含着水分,要占到体重的60-70%,因此会吸收相对更多的电磁波,日积月累确实有那种所谓细胞“被慢加热”的过程,这就是手机致癌的理论基础。

但理论基础并不一定能成为事实,目前只观察到脑神经胶质瘤似乎与长期使用手机有关,而并不是全身性的致癌。而将脑神经胶质瘤与手机扯上关系,就是因为脑的含水量是人体各器官组织中较高的,而且我们接手机都是放在耳朵边,离大脑最近的缘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手机辐射致癌定性为“可能”是非常科学严谨的。

 

不管手机会不会致癌,我们肯定是离不开手机了,

那就还是应该尽量减少人体对手机辐射的吸收,学几招吧:

第1招:接通瞬间不接听

手机在接通一刹那,辐射量会高出3~10倍。大家不妨在手机接通1秒钟后,再将手机放到耳边。

第2招:耳朵不接触

空气是很好的绝缘体。通话时,将手机置于距离耳朵1~2毫米处;用免提或用耳机接听。

第3招:充电时不接听

手机充电时辐射更大。

第4招:不放胸口、腰间和枕边

胸口的心脏、腰间的肝脏和肾脏、睡觉时枕边的大脑都是富含水分的器官,容易受到手机电磁波的影响。

第5招:少年儿童和孕妇要少用手机

小孩子含水量更高,细胞比较脆弱,而且小小年纪开始接触手机,一生中累积的辐射量也较高。

第6招:能不用就不用

尽量使用固定电话,或者使用短信、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