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在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犬、其次为猫、牛、猪、马等家畜。啮齿类,尤其是小鼠、大鼠、松鼠、仓鼠以及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可能感染狂犬病。一般来说,狂犬病患者其唾液中所含病毒量较少,不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少数为被抓挠、舔伤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狂犬病潜伏期为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强弱、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有关。嗜神经性是狂犬病病毒自然感染的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狂躁型症状为特异性恐水、恐风、肌咽痉挛、恐惧不安以及进行性瘫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