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健康科普资源库所有资源仅用于公益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源库
【毒品与疾病的致命纠缠】别让"一次尝试"毁掉一生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30 来源:武汉市硚口区疾控中心

毒品,不仅是毁灭人生的恶魔,更是艾滋病(HIV/AIDS)和丙型肝炎(HCV)等致命传染病的“特快专递”!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关于毒品与疾病之间的危险纠缠你了解多少?

​​针尖上的致命交易

当毒品通过​​注射方式​​进入人体(如海洛因、冰毒等),一场与血液传染病直接相关的危险赌局就开始了:

​​ ​​ “共享”针具 = 共享病毒:​​ 这是注射吸毒者感染HIV和HCV最主要的途径!吸毒者为了尽可能用完针管内残留的毒品,常把自己的血液回抽到针管中,并反复冲洗,从而使针管壁吸附了血液。​​如果注射器、针管消毒不彻底​,其中的病毒(HIV、HCV等)就能直接进入下一个使用者的血液。

新型毒品的“性陷阱”

不要以为不注射就安全!​​冰毒、摇头丸、开心水、合成大麻素、“神仙水”等新型毒品​​,虽然主要通过吸食、鼻吸、口服,但其危险同样致命:

​​破坏大脑,降低防线:​​ 这些毒品具有强烈的兴奋、致幻作用,极大程度​​削弱人的判断力、自控力和风险感知能力​​。在毒品作用下,人更容易发生冲动、混乱、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无保护(不使用安全套)的阴交、肛交​​是HIV和HCV的重要传播途径!吸毒后的混乱行为,为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打开方便之门。

 

触目惊心的数据:​​

​​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风险高:​​2005年以前,静脉注射吸毒途径是我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1]。近年来,虽然我国在防控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经注射毒品传播途径比例下降到0.4%[2],但我国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性传播途径作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

​​注射吸毒人群HCV感染率极高:​​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注射吸毒人群中丙肝抗体(抗-HCV)阳性率长期居高不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研究显示,全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60%,吸毒人群的抗-HCV阳性率为48.67%[3]!

 

被低估的杀手 - “艾”“丙”之痛​​

艾滋病(HIV/AIDS):​​

​​侵蚀免疫系统:​​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核心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逐渐丧失抵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

​​机会性感染与肿瘤:​​艾滋病发病后,患者极易发生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如结核、肺炎、脑膜炎等)和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终身服药、无法根治:​​目前艾滋病虽可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效控制,但需要终身服药,且无法完全治愈。感染HIV意味着终身与之抗争。

丙型肝炎(HCV):​​

​​隐匿的“沉默杀手”:​​丙肝是一种以慢性隐匿性感染为主、对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目前没有有效预防的疫苗。丙肝慢性化率高达60%-80%,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吸毒、合并乙肝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可促进疾病发展。

​​肝硬化与肝癌:​​如不经过规范抗病毒治疗,15-2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为2%~4%[3]。

​​可治愈!但早诊早治是关键:​​丙肝现在可以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实现完全治愈。然而,​​肝硬化甚至肝癌一旦发生,即使清除病毒,这些严重后果仍然存在,并需要持续监测和治疗​​。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治愈也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肝脏损伤。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别让"一次尝试"毁掉一生健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参考文献:

1.苗蔚.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8):553.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6.08.022.

2.韩孟杰.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和防治展望[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3):247-250.DOI:10.13419/j.cnki.aids.2023.03.01.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12):1332-1348.DOI:10.3760/cma.j.cn501113-20221220-00605.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市硚口区疾控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