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手册
提前了解检录集结区位置,检录时间,关门时限,比赛当日交通信息,比赛路线,饮料用水位置,起终点位置,赛后成绩查询、天气情况等。
调节心态
调节心态赛前一天应充足睡眠,防止赛前过度兴奋,消耗精力,影响第二天的比赛成绩。
备好参赛物品
参赛物品赛前一周应该考虑比赛时需要使用的物品,最好列出清单,按照清单准备比赛物品,避免遗漏。
预防伤病
跑步时心率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平时需要有相应强度的训练,赛前一定要拉伸,让肌肉充分活动开。
骨科医生教你如何挑选一双合适的跑步鞋
王教授:从骨科医生的角度来讲,跑鞋分为碳板鞋和非碳板鞋。现在很多人追求时尚选择碳板鞋,但实际上碳板鞋对个人的肌肉力量、跑步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月跑量在100-150km以上的人群才适合碳板鞋,我们大部分人平时跑步运动属于低心率有氧慢跑,是不太建议穿碳板鞋的。
饮食策略
赛前早餐不宜油腻、过饱,应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如面条,面包,米饭,馒头等主食,以保证身体充足的糖原储备。同时摄入适量蔬菜水果,搭配适量的蛋白质,帮助身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消化系统胃肠道运行顺畅,减少过多的油脂摄取。
评估实力
根据前期的训练及赛前状况情况,恰如其分评估自己的实力,有利于提高信心,合理分配体力、制订配速计划,发挥自己的最佳训练水平。
制定配速
根据自己的赛前训练水平制定成绩目标,围绕目标合理分配体力,尽量保持均匀配速。不同的参赛目标,选择不同的体力分配,确保在组委会规定的关门时间内顺利完赛。
真假朋友圈:跑马途中误区知多少?
真假朋友圈一:起跑即冲刺?!
蔡教授:起跑太快,这是最为常见的错误……因为全马是个有氧运动,你千万不要用无氧,或者有氧+无氧的方式去推进,而且还是在开始阶段……聪明的跑者,按照他心中的既定计划悠然前行。他们知道,42.195公里很漫长,控制好速度,分配好体能,跑自己舒适的节奏,不疾不徐。
真假朋友圈二:把疼痛当勋章?!
王教授:如果我们将疼痛和收获划等号,并把这种理念带到体能训练中,势必会带来问题。疼痛,分为急性损伤造成的疼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不论哪种都会造成损伤组织的运动障碍,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陈旧性损伤……所以在比赛过程中,一旦发生身体伤害,记得第一时间停下来。
真假朋友圈三:跑马一定要坚持到底?!
蔡教授:不对,安全完赛才是大众跑马的终极目标。所以,当你的身体释放信号了,一定要遵循自己的本能,该退赛就选择退赛,太多前车之鉴证明坚持并不可行。
身体出现哪些信号了,务必需要停下来不能够再坚持了?
胸闷:警惕心脏与呼吸系统负担;
眩晕:平衡与脑部供血异常;
心慌:心脏节律紊乱预警;
全身出冷汗:身体应激与循环障碍;
恶心呕吐:胃肠与神经系统受扰;
肌肉拉伤:运动损伤需及时处理。
跑马后如何科学恢复
马拉松赛后疲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王教授:马拉松比赛中,长时间奔跑使腿部肌肉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持续的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肌肉纤维出现微小的撕裂,甚至会引发炎症和延迟性肌肉酸痛。很多跑者在刚刚完赛时,并不会感觉到很明显的肌肉酸痛,但是赛后一两天却疼得一瘸一拐。这正是延迟性肌肉酸痛在起作用,通常在比赛后24-48小时内,这种酸痛才会达到高峰。
跑马后科学恢复方法
1、跑后注意保暖:避免高强度运动后,身体免疫系统出现“开窗现象”,导致感冒发烧。
2、跑后补充:马拉松赛后补糖、补水、补充电解质是恢复的重点。运动后应尽快补充,以纠正水盐失衡、补充能量、消除疲劳。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避免暴饮暴食。
3、再生训练:跑马后身体会产生很大的反应,尤其新手,可能会持续几天的肌肉酸痛。积极地进行再生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肌肉酸痛。再生训练就是在训练后有计划地放松肌肉和筋膜,目的是彻底消除神经和肌肉疲劳,这不是简单的放松,而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
本文科学性由武汉医学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