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10万余名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主食喜欢吃面的人,相比于喜欢吃米的人,胖的风险更高。
这可能和米面蛋白对代谢的影响不同、做成主食密度不一样、吃法搭配不一样有关。
吃面,记得多配菜、少放油。
你是米党,还是面党?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米和面至少占半壁江山,盖浇饭、菠萝饭、炒饭、煲仔饭、米粉米线、油泼面、臊子面、刀削面、饸饹面、牛肉拉面、馒头、花卷、羊肉泡馍、烤馕、煎饼……米和面温暖过每一个中国人的胃,给我们快乐和力量。
其中又暗戳戳存在着米党和面党,饱满有弹性的米粒,和劲道有嚼头的面食,各有人爱~
可近日的一项研究结论,大概要让米党看完欢呼,面党看完流泪了:
十万余中国人数据分析发现,爱吃面,竟比爱吃米易胖!
大米瘦人,白面胖人?
这项研究发表在权威期刊《营养素》(Nutrients)上,原文是英文,翻译过来题目叫:「主食偏好与肥胖表型:中国西北地区的区域民族队列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我国西北地区的10万余名中老年人,通过复杂的数据分析发现:
喜欢吃面的人,相比于喜欢吃米的人,胖的风险更高。
为什么?
大米白面都是精制碳水,怎么就大米还比白面优越起来了?研究人员分析是以下原因:
1、对代谢的影响不一样
别忘了大米和白面里除了淀粉还有一些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对脂肪代谢可能有不同的影响。
2、做成主食的密度不一样
100g的生米和100g的生面粉热量几乎一样,但做成主食后可就不是这样了,大米更能吸水膨胀,做熟了之后热量密度低。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100g生米做出的米饭,和100g面粉做出的馒头,是不是一看就觉得好像米饭更多点,吃着更饱点?
再对比一下同样100g的熟大米饭和馒头、花卷等的热量,就更直观了:
3、吃法不一样
米饭就着肉和菜吃是咱中国人最常见的吃法,所以米饭当主食的一餐一般还算比较均衡,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也发现[4],大米爱好者会摄入更多的铁、钾、膳食纤维,吃更多蔬菜,而总脂肪和饱和脂肪摄入较少。
但是说起面食,它们很可能单独扛起一顿饭,不需要配菜。
比如典型的西北油泼面,香是香了,可蔬菜部分只有几根豆芽,油却很大。再想想炒面、煎饼、烤馕、烙饼、大花卷、羊肉泡馍等等,是不是也类似?这样吃,热量高、营养素少。
怎么吃面更健康?
看到这,面党不用急,只要注意均衡和搭配,吃面条也很好。
最重要的是吃面食的时候也要记得多配蔬菜、少放油,比如家常打卤面的吃法就要比油泼面健康不少——清水煮好面后捞出,放上菜肉均衡、低脂的卤子,比如西红柿鸡蛋、茄子肉丁、青椒肉丝、茴香香菇等等都不错。
注意搭配绿叶蔬菜、番茄、菌菇、鸡蛋等等,营养丰富、颜色好看,全家都爱吃。
如果想减少摄入面筋蛋白,但就爱吃面条,你也可以换成荞麦面。(纯荞麦面粉做的没有面筋蛋白,但不少产品加入了黑麦粉,黑麦中也有面筋蛋白)
大米饭可以随便吃吗?
至于爱吃米的朋友,真的不必因为「断碳水」的风气视大米为洪水猛兽,注重饮食多样化、均衡的前提下大可放心吃米饭。
不过想要进一步提高饮食多样性和营养素密度,还是推荐大家主食不要只吃白米,其中1/3换成全谷物、杂豆、薯类更好。
比如糙米、燕麦、藜麦、小米、薏米、黑米、玉米、大麦仁、荞麦仁、青稞、红豆、绿豆、芸豆、红薯等,其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都是精白米的数倍,其中还有一些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
做法也很简单:放进电饭锅时,减少1/3的大米,换成全谷物、杂豆、薯类,然后跟大米一起走蒸饭或者煮粥程序就可以了。